TL;DR:
ChatGPT Pulse来了!OpenAI号称要给你一个“主动出击”的私人助理,不仅能在你睡着时偷偷“学习”,醒来还能直接给你喂饭式的个性化简报。Sam Altman更是“真香”预警,直言这是他最爱功能,但网友们却喊话:这怕不是“广告推荐神器”又来圈钱了吧?
各位打工人、冲浪人,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AI助手,比你还懂你自己?还主动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没错,我们说的就是最近刷爆科技圈的ChatGPT新功能——ChatGPT Pulse!1 它可不是那个你问一句它答一句的“小透明”了,这次,它要主动出击,抢占你每天早上第一个打开的App!
AI界“卷王”驾到:Pulse到底要“脉动”哪般?
曾经的ChatGPT,就像一个佛系老干部,你问啥它答啥,多一句都不带说的。但现在,它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了!OpenAI应用程序首席执行官Fidji Simo早就放话了:“下一个前沿将是智能体,是能够代表你执行操作,并像队友一样与你并肩作战的AI助手。”2 显然,Pulse就是这个**“智能体”初级形态的华丽登场**。
简单来说,Pulse就是你的专属“信息投喂官”。它会默默地“学习”你的对话记录,甚至偷偷“查看”你的日历、邮箱、Google通讯录(当然,得你点头同意,不然它也不敢造次)1。然后,在你香甜的梦乡中,它就开始连夜“肝”出一份个性化的“核心动态”简报。等早上你一睁眼,打开ChatGPT,就能看到一堆**“主题视觉卡片”**,里面可能是昨晚的赛事更新、今天的词汇课、甚至晚上吃啥的晚餐建议!
这波操作,奥特曼可是疯狂打call,直言:“这个功能是ChatGPT推出以来我最喜欢的功能,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非常称职的私人助理。”1 好家伙,亲自下场站台,这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更绝的是,Pulse的设计初衷,可不是让你**“刷到停不下来”。它追求的是“高效解决问题”,所以这个体验是有终点的**。别指望它变成第二个信息流黑洞,把你吸进去就出不来。它更像一个贴心的小秘书,把你需要的信息**“精简摘要”**,送到你眼前,让你“阅后即焚”,快速进入工作生活节奏。
“您今晚很忙,所以这里有一套从跑步到晚餐的顺畅衔接方案。” ——ChatGPT Pulse的贴心提示,甚至规划好了跑步路线和晚餐无乳糖菜品。1
(AI:老板,你的生活我包了,是不是很感动?)
私人管家变身“八爪鱼”?数据隐私这事儿怎么说?
Pulse的这种“无微不至”,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一部分网友就有点“PTSD”了,直言:“这简直是广告推荐神器,可以在早上将广告更好地连接到聊天界面,为GPU来圈钱了。”1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当一个AI开始主动掌握你的日程、喜好,甚至饮食禁忌时,它的“触角”是不是伸得太长了点?你授权它读取邮箱、日历,无疑是把自己的数字生活“裸奔”在AI面前。
不过,OpenAI这边也给出了一个“定心丸”:用户对Pulse功能的反馈,仅用于第二天优化其“个人专属”的Pulse体验。1 也就是说,你的数据只会用来“喂饱”你自己的AI管家,而不会用来优化其他用户的体验,至少官方是这么说的。这就好比,你的专属小秘书,只为你服务,不会把你的秘密八卦给隔壁老王。
但这真的能彻底打消用户的疑虑吗?当AI越来越像一个“八爪鱼”3,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便捷与隐私之间找到平衡,依然是摆在OpenAI乃至整个AI行业面前的**“终极拷问”**。
奥特曼“真香”定律,这次网友会买账吗?
奥特曼对Pulse的力挺,让人不禁想起那句“真香”。从被动回复到主动推送,ChatGPT Pulse的进化,无疑是OpenAI向**“通用智能体”迈进的关键一步。它预示着未来的AI将不再只是工具,更是能够理解我们、协助我们,甚至“管理”我们生活**的伙伴。
目前,这个**“有力的工作生活小助手”**只对Pro用户开放。1 这也意味着,想要体验这份“躺平”的便捷,你还得先掏腰包。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一个如此“懂你”又“主动”的AI,你会选择欣然接受,享受这份由AI带来的“懒惰与高效”,还是会保持警惕,担心它过度侵入你的数字边界?
未来,AI将如何重新定义我们与科技的关系?Pulse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它已经足以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一个**“AI管家”时代**的全面到来?这波,你站哪边?
引用
-
ChatGPT新功能,抢占你早上第一个打开的App·量子位·时令(2025/9/26)·检索日期2025/9/26 ↩︎ ↩︎ ↩︎ ↩︎ ↩︎ ↩︎ ↩︎
-
每日为你呈上专属简报:OpenAI 推ChatGPT Pulse AI - 网易·网易(2025/9/26)·检索日期2025/9/26 ↩︎
-
ChatGPT新功能Pulse,GPT-5主动给你推消息,大家玩得停不下来·新浪财经(2025/9/26)·检索日期2025/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