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曾经,码农们敲代码敲到头秃;如今,一个叫ShellAgent的AI工具横空出世,号称动动嘴皮子就能搓出App,甚至「三句话」就能给你个AI女友!Vibe Coding 2.0时代已来,程序员们,你们的“口才”可能比代码更值钱了!
还记得《三体》里杨冬绝望地写下“物理学不存在了”吗?那会儿我们替她心疼。可现在,当你看到“Coding或许真的不存在了”这句话时,是不是会嘴角上扬,喊出那句“再也不用Coding了!”?别怀疑,这可不是什么科幻故事,而是AI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着开发的上下游,从设计到编码,从测试到部署,甚至连运维,都要被AI“一手包办”了。
曾经的“氛围编程”(Vibe Coding 1.0)还只是让程序员们在IDE里跟AI“眉来眼去”,代码终究还是要看一眼。但现在,朋友们,Vibe Coding 2.0时代,它真的来了!
就在这两天,一个名叫ShellAgent的神奇产品悄然浮现。它的口号简直炸裂:零门槛、端到端,主打一个**“只有想法,没有代码”。什么概念?就是你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或者敲几行自然语言,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直接发布”的APP就能瞬间生成。算命、炒股、天气预报、电影推荐、音乐播放……统统不在话下。甚至,你还能“手搓”一个马斯克同款的“AI女友”**!
这听起来简直像是“魔法时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围观,看看这些“魔法”到底有多溜。
告别IDE:你的AI女友,三句话搞定!
ShellAgent的“工作室”(Workshop)设计得那叫一个“极简”,简直就是“大道至简”的哲学体现——就一个对话框!1 没错,就一个。
你无需敲下任何一行代码,也无需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只需在聊天框里优雅地输入一句:“帮我制作一个二次元AI女友”。然后呢?你大可以转身下楼,去买杯咖啡,或者去接个水。等你悠哉悠哉回来,你会惊奇地发现,ShellAgent不仅贴心地准备好了一张介绍角色的小卡片,连可以交互的按钮都给你铺好了。轻轻一点,你的专属**“AI女友”**就大功告成,可以直接上手“调教”了。
“AI女友?马斯克同款?这波操作,直接把我等单身狗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更骚的是,万一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小bug”,也完全不用慌张。只需点击那个醒目的“Fix with ShellAgent”按钮,它就能一键帮你解决,简直是为“小白”量身定制的智能体构建器,贴心到家!1
比如,我的这位“AI女友”人设是“AI领域专家”。我试探性地问她:“什么是强化学习?”她立马滔滔不绝,从环境、状态、动作、奖励到策略,讲得头头是道,还用森林里的小动物来打比方,完美符合人设,简直不要太赞!1
除了私人订制AI女友,ShellAgent还能玩转“赛博Cosplay”,把你真实的照片一键P成动漫风格,什么哈利波特风、天空之城风,应有尽有。这波操作,简直是**“生图界的扛把子”**!1
你以为这就完了?ShellAgent最“炸裂”的地方在于,如果你打开“Requirement”选项,你会看到Agent会自己去写后端功能!比如,需要生图时,它能自动生成Flux Widget来实现功能,完全让“小白”跨过前后端、API调用这些程序员专属的“高门槛”技能。1
回想一下那些传统的AI Coding工具,哪怕强如Claude Code,也得让你“撸起袖子”检查代码,调试Bug。但在ShellAgent这里,它真正做到了**“无需看任何一行代码”**!遇到问题?回到聊天界面,继续“提需求”就行。1 这种“一句话打造一个Agent”的模式,说是对Coding的正式告别,一点都不夸张——只需一句话,便可实现从“想法”到“产品”的惊天蜕变!
Vibe Coding 2.0:程序员,你的“口才”才是硬实力?
最近,黄仁勋大佬穿着他标志性的皮衣在北京街头接受采访,那一句“我财富自由25年了”火遍全网。于是,有“脑洞大开”的网友就用ShellAgent搞了个**“赛博算命先生”**,看看能不能“算出”老黄的“财运”。
结果如何?这个AI“算命先生”竟然预测老黄是“40岁以后财运渐入佳境”。1 嗯,虽然比现实中稍微晚了那么一点点,但**“差不多得了”**,这准确率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当然,除了算命,它还能“看手相”,只需上传手掌照片,就能测算你的运势。1 甚至,你还能用它搭建一个**“看图猜电影AI”,上传一张经典剧照,它不仅能瞬间给出电影名,还能把上映年份、导演、主演、场景、角色分析得明明白白,简直是电影爱好者们的“识图神器”**!1
“以前是‘程序猿’,现在是‘prompt工程师’,这身份转变,简直比变脸还快!”
对于我们苦逼的打工人来说,ShellAgent也能化身“待办事项助手”。你告诉它需要做什么,它就能帮你智能规划日程、分解任务,甚至给出时间管理建议。1 这套流程走下来,ShellAgent生成的AI助手简直是**“人手一个Agent”梦想成真的“杀手锏”**!
这些实测案例无一不指向一个结论:完全对话式的(Talk-app)App创作流程,才是Vibe Coding的下一个形态。 这种模式下,你无需再苦守IDE、无需手动Coding,甚至连测试和部署这些“苦差事”都不用你操心。1
正如OpenAI的Codex团队所言,未来的编程,或许真的就像刷Tinder——遇到好的需求就“点赞”,不好的就“滑掉”。而ShellAgent,就是那个带领我们率先进入Vibe Coding 2.0时代的**“先锋军”**。1
现在,MyShell(ShellAgent的母公司)在X平台已经坐拥20多万粉丝,其最新推出的Web版本正是主打Vibe Coding 2.0。这不仅仅是让自然语言和AI聊天那么简单了。当大模型的能力持续狂飙,人类的“自然语言”,几乎可以被称为一种**“咒语”,真的要“无所不能”**了!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欧洲科技月上就霸气宣告:“未来的编程语言是‘Human’。”1 而“氛围编程”概念的提出者Karpathy,更是将“英语(他的母语)是未来的编程语言”这句话,一直置顶在他的个人账号上。1 巨头们的预言,如今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自“氛围编程”(Vibe Coding)横空出世,科技巨头们在AI Coding这条赛道上就持续加码。Cursor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就估值百亿,Windsurf的狗血收购剧情更是赚足了眼球,都在清晰地表明一件事:让编程变得更容易,这门生意,是真的香!1
不仅如此,谷歌甚至扬言,目前其内部50%的代码都已由AI生成。编程,某种意义上已然成为检验AI模型能力的**“试金石”**。无论是闭源的ChatGPT、Gemini,还是开源的DeepSeek、Qwen、Llama,发布新模型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编程基准测试狠狠“虐”一遍。这在过去,简直难以想象。1
每月100美元的Claude Max,200美元的ChatGPT Pro,乃至马斯克300美元一个月的SuperGrok Heavy,这些高昂的订阅费,都在证明“氛围编程”的巨大潜力。它不再仅仅是技术,更是AI时代一种全新的**“创造力载体”**。就像过去手机、摄像头和网络催生了繁荣的社交媒体生态(TikTok、Instagram),现在AI时代来了,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创产品的能力,一个新时代仿佛在热情招手。1
然而,冷静下来你会发现,目前Vibe Coding 1.0时代,仍然主要运行在Cursor等集成开发环境(IDE)上,距离让普通用户真正“无痛”接触,还差了部署和运维这两步。这就意味着,“编程能力”又回到了少数技术派手中。顶级程序员借用AI或许能达到C罗的身价,而普通人却被Vibe Coding的“技术壁垒”隔离在外。1
只有真正的Talk-app范式,才能实现AI平权。毕竟,谁不会说几句自然语言呢? 如果真能有一个平台,能打通从“想法”到“产品”的所有中间步骤,就像AI聊天一样,说句话就能打造一个产品或APP,那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具象化为可用的产品,自由地分享和交流。
AI编程的终极钥匙:人类语言
其实,提升开发效率一直是科技界的“老大难”问题。在AI出现之前,各种前端/后端框架、低代码平台就已经层出不穷。但AI的出现,尤其是自动写代码的能力,彻底引爆了Cursor、Windsurf等IDE平台,让它们在资本市场“一飞冲天”。1
而MyShell的使命,就是要把AI编程的故事再往前推一步。就像黄仁勋和Karpathy所憧憬的那样,真正实现通过**“人类的自然语言”直接生成APP**。当AI的能力能够彻底“吞噬”互联网时代的所有上下游节点,直接接管编码、测试、部署甚至运维,那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这不就是新时代的TikTok和Instagram吗?一个**“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产品”的时代。从单纯的“表达自己”,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世界”——MyShell,就是那把开启新世界的“钥匙”**。
是的,让每个人真正成为创作者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