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淘金热:CoreWeave的财富神话与潜藏的系统性风险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AI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在AI算力狂潮中异军突起,其CEO Michael Intrator身家在短短12天内激增50亿美元,成为AI时代最新的百亿富豪,凸显了对GPU基础设施近乎疯狂的需求。然而,在这耀眼财富的背后,是该公司高企的债务、持续的亏损、对英伟达和少数大客户的极度依赖,以及更广泛的资本市场泡沫化风险。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算力已成为新时代的“石油”,而围绕其构建的财富神话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演。其中,AI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无疑是这场资本盛宴中最令人瞩目的新贵之一。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Michael Intrator的身家在短短12天内暴增50亿美元,一举跻身全球顶级富豪行列,速度之快,堪称史上第二1。这种戏剧性的财富积累,不仅描绘了一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图景,更揭示了当前AI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狂热与深层悖论。

算力饥渴与新贵崛起:CoreWeave的演变路径

CoreWeave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其起点甚至带着一丝“非主流”的色彩。Michael Intrator、Brian Venturo和Brannin McBee三位联合创始人最初经营一家失败的对冲基金,随后将目光转向了加密货币挖矿。这一看似无关的经历,却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GPU管理经验和算力资源。从一间堆满GPU的储藏室,到新泽西的巨型仓库,CoreWeave在“快赚钱”的驱动下,逐步转型为一家专业的AI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利用其囤积的至少25万块英伟达GPU,提供AI训练与推理服务2

这种策略在AI算力极度稀缺的今天显得尤为精明。英伟达作为全球GPU市场的绝对主导者,不仅向CoreWeave进行了重金投资,还为其提供了关键的优先供货权,使得CoreWeave能在芯片紧缺的大背景下,获得稳定且庞大的GPU供应。这层深度绑定,无疑是CoreWeave股价飙升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自今年3月上市以来,CoreWeave的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狂飙近300%,一举成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市以来表现最佳的前30只股票之一。与CEO Michael Intrator一同暴富的,还有首席战略官Brian Venturo和首席开发官Brannin McBee,以及早期投资者如Bath&Body Works母公司L Brands创始人Leslie Wexner和摩根士丹利前交易员Stephen Jamison,他们的投资回报率令人咋舌,估值从900万美元跃升至数十亿美元2

增长的代价:财务隐忧与结构性风险

然而,在市场狂热的表象之下,CoreWeave的财务状况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深层隐患。尽管营收增长迅猛,但其第一季度净亏损高达3.15亿美元,这表明公司仍处于“以债养芯”的困境中。截至3月,CoreWeave的债务总额已达88亿美元,其中部分融资利率甚至高达15%,这无疑是巨大的财务负担,被一些分析师直指为“高利贷”2

更令人担忧的是,CoreWeave的业务高度依赖少数几家大型客户,包括微软和OpenAI。尽管与OpenAI签署了高达120亿美元的采购协议,但其中仍有约110亿美元尚未交付,这意味着其营收的持续性高度依赖这些大客户的执行意愿和市场变化。在IPO前,有分析师曾将其称为“行业毒瘤”、“定时炸弹”,批评其“客户有限、业务前景不明、财务糟糕透顶、靠高利贷勉力维持”2。值得注意的是,在股价飙升前,CoreWeave的三位创始人已通过套现部分股份,每人进账超过1.5亿美元,这笔钱已不仅仅是账面上的浮盈。

英伟达在CoreWeave的成功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CoreWeave的IPO最初并不顺利,估值从350亿美元被迫下调至230亿美元才得以完成。据Intrator透露,如果没有英伟达2.5亿美元的大单,上市很可能告吹2。而英伟达在CoreWeave发布首份超预期财报后,又增持了逾三分之一的股份,再次刺激其股价飙升。这种互利共生但也高度依赖的关系,既是CoreWeave的生命线,也可能是其脆弱性的体现。市场对CoreWeave的追捧,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了“迷因股”的特征,即散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和情绪驱动。

AI狂潮下的资本逻辑与市场镜像

CoreWeave的传奇,正是2025年美国IPO市场回暖和AI资本狂热的缩影。今年至今,美股IPO融资总额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新股上市首日股价翻倍的案例屡见不鲜。除了CoreWeave的Michael Intrator,点对点支付技术公司Circle和微牛证券(Webull)的联合创始人也因新股大涨而跻身亿万富翁行列。例如,稳定币发行方Circle在上市首日暴涨168%,其联合创始人Jeremy Allaire的身家随之飙升至40亿美元2

然而,这种爆炸性的增长并非没有风险。例如,媒体公司Newsmax在上市首日暴涨735%,但未能维持涨势,其CEO因此跌出亿万富豪榜。健康科技公司Omada Health也经历了上市首日上涨后跌破发行价的命运。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即便是处于风口上的AI企业,其估值和股价也可能像过山车般波动,快速的财富积累背后往往是巨大的不确定性。

CoreWeave的故事,从加密货币挖矿到AI云服务,从濒临失败的对冲基金到百亿身家,其发展轨迹充满了时代印记。它不仅是个人逆袭的典范,更是AI时代下算力基础设施被资本市场赋予无限想象空间的体现。但这种“无限想象”是否已脱离了其基本面,演变为一场由稀缺算力、巨头输血和散户热情共同驱动的投机盛宴,是每一个关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人必须深思的问题。当高昂的债务和持续的亏损与天文数字般的估值并存时,CoreWeave的成功之路,或许更像是AI时代资本淘金热中一个精心平衡的走钢丝表演,预示着市场将经历更深层次的洗牌与重塑。


引用


  1. AI造富神話:12天身價暴漲358億!囤25萬塊GPU,輝達帶飛百億富豪 · 鉅亨網 (2025/6/30) · 检索日期2025/6/30 ↩︎

  2. AI造富神话:12天身价暴涨358亿,囤25万块GPU,英伟达带飞百亿富豪 · 36氪 · KingHZ (2025/6/30) · 检索日期2025/6/3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