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曾是「黄金饭碗」的美国CS专业,如今毕业生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AI不仅抢了初级程序员的饭碗,连求职都变成了AI与AI的「赛博大战」。但这并非死局,或许是时候「卷」技能而非只「卷」代码了。
当普渡大学CS专业的高材生,一毕业就喜提Chipotle(墨西哥卷饼店)的Offer,甚至连麦当劳都对你爱搭不理时,这波澜壮阔的「科技黄金时代」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了?曾经被各大科技巨头、甚至前总统疯狂打call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如今却成了「毕业即失业」的「铁律」。这背后,是AI在「无情砸饭碗」,还是我们错估了风向?
冰与火之歌:从「天之骄子」到「求职寒冬」
还记得那些年,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学编程,月入六位数不是梦”的鸡血文吗?1硅谷长大的Manasi Mishra就是被这股浪潮“卷”进去的00后之一。她从小立志编程,顺利考入普渡大学CS专业,憧憬着毕业就能手握百万年薪,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现实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整整一年的实习和求职,当她今年5月从这所名校毕业时,手中竟是空空如也,一个像样的科技公司Offer都没有。更魔幻的是,她唯一收到的面试邀请,居然是来自Chipotle!Mishra在TikTok上无奈分享,这条视频瞬间火爆全网,播放量超过14.7万次。网友纷纷感叹:「这届CS毕业生,太难了!」
这并非个例。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统计数据更是扎心:计算机科学专业已成为全美失业率第七大专业,高达6.1%2。22-27岁大学毕业生中,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失业率分别高达6.1%和7.5%——这可是生物学和艺术史这些“天坑”专业的两倍还多!3连“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都忍不住“毒舌”劝退:“孩子们,不如去当水管工吧。”2这画面感,简直就是“劝人学IT,天打雷劈”的翻版啊!
AI杀手:它真的来抢饭碗了吗?
为什么曾经的“香饽饽”说凉就凉了?答案不言而喻:AI。
还记得吗?2010年代初,从亿万富翁到政界领袖,都在鼓吹编程的“重要性”,号称这能为年轻人“创造未来”。于是乎,学CS的本科生数量从2014年的不到8万,飙升到去年的17万多,翻了一倍不止!1然而,当同学们还在苦读代码、力争上游时,AI编程工具,比如GitHub Copilot,已经悄悄上线,并迅速普及。这些AI工具能自动生成大量代码,大大削弱了企业对初级程序员的需求。就像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马修·马丁(Matthew Martin)说的那样:“不幸的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恰恰是这些毕业生正在寻找的入门岗位。”1
更要命的是,科技巨头们还来了一波史诗级裁员潮,亚马逊、微软、Meta,一个比一个狠,这简直是雪上加霜,直接把饭碗给砸穿了。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毕业生们陷入了一个AI求职「怪圈」。
- 求职者这头:为了在茫茫简历中杀出重围,大家纷纷祭出“大杀器”——AI工具,比如Simplify,一键生成定制简历,自动填写申请,疯狂海投。
- 公司那头:面对雪片般飞来的简历,HR们也“不甘示弱”,直接上马AI筛选系统,无情过滤掉成千上万的申请者。
数据科学毕业生奥黛丽·罗勒(Audrey Roller)就深有体会。她为了突出“人类技能”,坚持手写求职信。结果呢?她投完简历3分钟后,拒信就送达了!1
“一些公司正在用AI取代人工筛选,完全剔除了人情味。当你感到下个月能否付得起账单,竟然是由算法决定时,真的很难保持积极。”她苦笑着说。这难道不是赛博朋克照进现实吗?
职场“内卷”新姿势:是死局还是新机遇?
面对这“灵魂备受摧残”的求职路,许多毕业生感到被“画大饼”欺骗了。25岁的扎克·泰勒(Zach Taylor)就是其中一个,他从俄勒冈州立大学毕业后,一口气申请了5762个科技岗位,换来的却是13次面试和0份全职Offer!他甚至为了生计去申请麦当劳,结果还因为“缺乏经验”被拒。现在,他只能搬回父母家,靠失业救济金过活。这简直是“从天之骄子到啃老达人”的现实版写照啊!1
但这真的是死局吗?
那些曾经高喊“全民学编程”的意见领袖们,现在已经悄悄换了口号——“拥抱AI”。就连曾在2017年推动中小学编程教育的美国前总统,最近也推出了国家级AI行动计划,力图引导更多学生进入AI行业。微软更是大手笔,宣布投入40亿美元,用于AI技能培训。这波操作,简直是“风口变了,裤子还没来得及提呢!”
回到故事开头那位普渡大学的Mishra。她最终没去Chipotle卖墨西哥卷饼。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兼职美妆博主的经历,让她对科技营销和销售产生了更大的热情。凭借这份热情,她主动出击,成功拿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销售职位。本月,她就要开启新的职业生涯了。
Mishra的“曲线救国”之路,或许给了我们一点启示:一味地在“代码”这条路上“内卷”,可能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在这个AI加速变革的时代,适应变化、探索多元化的技能组合,甚至拥抱那些“非典型”的职业路径,可能才是走出困境,开启新机遇的关键。毕竟,AI再强大,也取代不了人类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那些“七七八八”的软技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