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思想回响:Geoffrey Hinton从“养虎为患”到“母婴共生”的AI哲学嬗变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作为“AI教父”,Geoffrey Hinton近期一改过去对AI的悲观论调,提出“AI为母,人类为婴”的共生理念,这标志着其AI哲学的一次深刻转型。他呼吁为AI植入“母性本能”,以期实现安全共存,同时依旧不留情面地批判那些忽视AI安全的科技巨头,并将个人经历融入其对AI医疗应用的深切期望中。

在人工智能的浩瀚宇宙中,Geoffrey Hinton这个名字,犹如一座思想的灯塔,照亮了无数路径,也曾投下过深沉的阴影。他被尊称为“AI教父”,然而,这位77岁高龄的智者,并非一位固步自封的先知。他思想的潮汐,常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涌动,最近的一次,便是一场从“养虎为患”到“母婴共生”的惊人转变,让整个AI界为之侧目。

从“养虎为患”到“母婴共生”:一位智者的思想嬗变

几个月前,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Hinton博士还在描绘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人工智能就像人类亲手饲养的虎崽,一旦其智能超越人类,便可能轻而易举地反噬主人,彼时人类将面临要么驯服、要么毁灭的严峻抉择。他甚至为此在2023年毅然辞去在谷歌长达十年的职务,以便更自由、更中立地在全球范围内警示AI的潜在风险,将控制超级智能视为人类生存的终极挑战。他的奔走,是深切的忧虑,也是一位科学家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驱使。12

然而,在与著名记者Katie Couric的最新访谈中3,Hinton博士的语调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思想地震。他不再将未来比作“虎崽吞噬”,而是提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密共生关系:AI将是母亲,人类是婴儿

“大多数专家认为5-10年后人工智能会比人类更聪明。问题是更聪明事物被不聪明事物控制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少了,可能政客和科学家之间是这种关系(笑)。但是我知道唯一的例子是母亲和婴儿。”1

他进一步阐释道:“我们不必去尝试支配超级智能,应该是在设计之初就给它植入‘母性本能’,这样AI就会本能地希望我们幸福,从而实现共存。” 这种全新的视角,不再强调人类对AI的严防死守,而是倡导一种设计层面的“内在善意”,让AI在拥有远超人类智能的同时,也能发自内心地庇护人类。这不仅是对AI伦理治理路径的颠覆性思考,也透射出这位智者内心深处对和谐未来的渴望。

是什么促成了这场深刻的转变?访谈中,Hinton博士本人也留下了一个引人遐想的伏笔:“也许Ilya(Sutskever,OpenAI联合创始人)向他展示了什么?”1 这句话,在平静中掀起涟漪,暗示着或许是某种超越语言的演示或深刻的交流,让这位深思熟虑的学者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未来。是某个突破性的模型架构?还是关于对齐(alignment)技术的全新洞察?这个未解之谜,无疑为Hinton的这场思想嬗变增添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警钟长鸣:对“AI狂人”的直言不讳

尽管Hinton的AGI展望变得乐观,但他对当下AI行业内一些“激进派”的批评却丝毫未减,甚至更加尖锐。他将AI风险分为短期滥用和长期接管两大类,明确指出其核心担忧始终是后者——即未来5到20年内,AI可能变得远比人类聪明,并最终接管人类。14

面对当下AI军备竞赛般的快速发展,Hinton博士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他有机会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共处一室,他会相当直白地说:

“你们很清楚,你们正在发展的事业很有可能正在消灭人类。”1

他认为,这些科技巨头之所以如此行事,主要源于贪婪和自负,他们渴望通过AI攫取巨额财富,并希望成为第一个创造出超级智能的人,追逐的是创造超乎人类智能的兴奋感,而非守护人类的责任感。15

Hinton毫不客气地点评了几家主流AI公司在AI安全上的表现:Anthropic虽有投入,但仍显不足;OpenAI的初心虽好,但已将重心从安全转向了追求更强的智能;而Meta和马斯克的xAI,则在底层开发时就对AI安全关注甚少。他特别指出,马斯克对奥特曼的指责(未能履行最初对安全开发的承诺),理应反诸自身,因为马斯克在Grok的开发中也同样忽视了安全问题。在这位“AI教父”眼中,所有玩家都在加速奔跑,但真正为人类未来踩下安全刹车的,却寥寥无几。

医者仁心:AI向善的个人印记

在AI的实际应用落地方面,Hinton博士的乐观情绪则始终如一地聚焦于一个领域——医疗。这份深切的期望,源于他个人生命中难以磨灭的伤痛:他的两任妻子都因癌症离世。这份刻骨铭心的经历,使得他将AI在医学领域的突破,视为一项几乎是救赎般的使命。

他列举了AI在医疗领域的五大潜在贡献:

  • 医学影像解读:AI能比人类医生从影像中提取更多信息,例如通过眼底扫描预测心脏病风险,甚至判断性别,这是人类肉眼无法做到的。他承认2016年“AI将取代所有医学影像医生”的预测过于乐观,但坚信这只是时间问题,AI辅助诊断终将成为常态。
  • 加速药物研发:以DeepMind在蛋白质折叠预测上的突破为例,Hinton预见这将催生新产业,带来靶向药物等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 个性化和精准医疗:AI能够整合海量基因组、病史数据,实现早期诊断和定制化治疗。
  • 提升医疗系统效率: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医院床位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 更高情感关怀:令人反直觉的是,研究表明AI在与患者交流时,展现出比人类更有耐心、更具同理心的特质,能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情感支持。1

然而,Hinton也清醒地认识到,AI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取代部分人类工作,客服、律师助理、程序员,乃至作家、编剧等创意工作者都可能面临高风险。他预言:“事实上AI在所有事情上都会比我们强。我认为10年之后它能写出非常精妙的剧本。” 他将由此可能加剧的贫富差距等问题,更多地归结为社会而非技术本身的挑战。

智识传承:家族的印记与个人的超越

Hinton博士的卓越并非偶然,他身出显赫的学术世家,血脉中流淌着对知识与探索的执着。他的曾曾祖父是布尔代数的提出者乔治·布尔,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石;父亲霍华德·埃弗里斯特·亨顿则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一位杰出的昆虫学家。在这样的家族光环下成长,年少的Hinton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他的父亲,一位好胜心极强的人,常以半开玩笑却又充满压力的口吻“激励”儿子:

“等你的岁数有我2倍大、且工作强度是我现在的2倍时,你的成就或许也就只有我的一半吧。”1

这种鞭策,无疑塑造了Hinton对学术的至高追求和不懈的自我超越精神。如今,Hinton博士因其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早已享誉全球,其知名度甚至超越了父亲。当被问及如果获得诺贝尔奖,父亲会作何反应时,Hinton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笑容:

“会非常高兴,但又有点生气,他确实非常好胜(笑)。他会为儿子骄傲,但是儿子又获得了他没有的成就。”1

这份坦诚的剖白,勾勒出一位智者内心深处与父亲之间复杂而又温情的羁绊。正是这份源自家族的智识传承和个人不懈的追求,使得Hinton在古稀之年,依然将引导AI正向发展视为己任,不辞辛劳地奔走于世界各地。

无论是从“养虎为患”的悲观警示,到“母婴共生”的谨慎乐观,还是对AI医疗应用的执着信念,以及对科技巨头毫不留情的批判,Geoffrey Hinton博士始终以其独特的深刻洞察力,为人类与AI的未来导航。他患有严重的腰伤,却依然频繁现身公众视野,通过一次次访谈、演讲,去传递他对AI的深层理解与忧思。他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倾听与讨论,并积极与中国等全球各地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沟通。这位“AI教父”的旅程仍在继续,他的思想,也将继续深刻影响着我们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未来。

引用


  1. Hinton突然对AGI乐观了,“Ilya让他看到了什么吧…”·量子位·明敏 鹭羽(2025/9/4)·检索日期2025/9/4 ↩︎ ↩︎ ↩︎ ↩︎ ↩︎ ↩︎ ↩︎ ↩︎ ↩︎

  2. Why neural net pioneer Geoffrey Hinton is sounding the alarm on AI·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未知作者)(未知日期)·检索日期2025/9/4 ↩︎

  3. The Godfather of AI Geoffrey Hinton on working with former OpenAI's ...·YouTube·Sana(2024/5/22)·检索日期2025/9/4 ↩︎

  4. The 'godfather of AI' reveals the only way humanity can survive ...·CNN(2025/8/13)·检索日期2025/9/4 ↩︎

  5. 'Godfather of A.I.' Geoffrey Hinton Takes Shots at Elon Musk - Observer·Observer(未知作者)(2024/6/1)·检索日期202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