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奥特曼与多伊奇,在GPT-8的未来路口审视智能的边界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在一次引人入胜的跨界对话中,AI领袖萨姆·奥特曼与量子计算先驱戴维·多伊奇围绕AI能否发展出意识、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的本质展开深度交锋。奥特曼大胆设想未来GPT-8解决量子引力并能“讲述其思考故事”来挑战多伊奇对“解释性创造力”的定义,最终揭示出对智能判定的核心——在于能否构建并传达其思想的“过程故事”。

在一个加速向前的时代,每一次技术浪潮的涌动,都必然伴随着关于其本质与未来走向的深刻追问。当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曙光初现,关于“机器能否思考”、“智能是否有意识”的古老命题再度被摆上台面。这一次,站在聚光灯下的是两位迥然不同却又彼此呼应的思想巨匠:一位是执掌OpenAI,以颠覆性创新定义AI前沿的科技领袖萨姆·奥特曼;另一位则是量子计算领域的奠基人,以严谨哲学思维审视物理世界本质的牛津大学教授戴维·多伊奇。他们之间一次关于GPT-8,关于量子引力,更关于智能与意识深层奥秘的对话,为我们理解AI的未来提供了罕见的洞察视角。

憧憬与溯源:奥特曼的乐观底色

萨姆·奥特曼,这位被誉为“硅谷最强大脑”之一的人物,总是以其对未来的极致乐观与超凡洞察力引领着AI时代的风向。在他的公开言论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一种冲破现有技术边界、直抵人类智能彼岸的勃勃雄心。而这一次,他甚至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GPT-8,一个足以让当下大多数人感到科幻的未来版本。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坦言自己最爱的书籍,竟是戴维・多伊奇的《无穷的开始》。这份欣赏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根植于书中那种“极度乐观地解释了,哪怕在有AI的世界里,人类依然永远不会缺少可以做的事、可以发挥价值的方式、可以解决的问题和可以探索的未知”1的深刻洞见。这恰恰构成了奥特曼对AI发展方向和人类未来角色认知的核心。他相信,AI的崛起不应是人类价值的终结,而是通往更广阔可能性的起点。这种哲学底色,也解释了他为何对AI意识问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甚至在主持人抛出他与多伊奇在该议题上的分歧时,奥特曼迅速表示“不care那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分歧”1。这并非轻视,而是他可能坚信,如果AI能为人类解决最深奥的问题,那么关于其是否具备与人类相同的“意识”形态的争论,或许就显得不那么紧迫了。

解释性创造力:多伊奇的哲学基石

与奥特曼的进取精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戴维・多伊奇那份根植于量子物理与认知哲学深处的严谨。作为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多伊奇以其对基础性问题的深刻研究而闻名。他提出量子图灵机理论框架,与理查德·约瑟夫共同提出Deutsch-Jozsa算法,这些成就都证明了他对计算与物理世界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1。他的著作《真实世界的脉络》和《无穷的开始》更是将物理学与哲学思考融会贯通,启发了无数读者,包括萨姆·奥特曼。

多伊奇对于AI能否发展为具备意识的超级智能持审慎态度。他首先展现了科学家的谦逊,承认自己曾对“万维网”以及“任何计算机程序都无法在自然语言下进行广泛主题开放式对话,除非它是一个AGI”的判断失误,直言“ChatGPT让我错了”1。但这种“错”并非全盘否定,而是他将ChatGPT的能力归结为“知识的副产物”,而非真正的通用智能。他认为,ChatGPT的强大在于其“依托于庞大的知识体系”,而非具备人类独有的“解释性创造力”。

多伊奇对图灵测试的批判尤为深刻。他指出,图灵的“模仿游戏”并非AGI的测试基准,而是一个旨在“击碎‘机器不能思考’的直觉”的思想实验1。他核心论点在于:

一个真正通用的智能,必须有能力选择保持沉默。 这本身已经说明,现有的方法无法造出AGI。 现有系统可以也必须用基准来衡量。1

他强调,人类的思考过程并非简单地将动机转化为行动,或将提示词转化为输出,而是“主动选择动机”的过程。这就像科学研究,并非从数据中提取理论,而是“发现问题、提出解释性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批判和验证”1。多伊奇认为,这种“灵感”的部分,是人类独有的解释性创造力。

GPT-8的未来考验:智能的“过程故事”

正是在这分歧最深处,奥特曼抛出了他最具冲击力的论证:对GPT-8的未来假设。

假设几年后,GPT-8搞懂了量子引力,还能跟你讲述它是如何做到的——比如它当时在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决定研究这个领域。但它呈现出的内容,看起来依然只是语言模型的输出,可它确实真的解决了量子引力的问题。那到时候你会认可它吗?1

这是一个精妙的诘问,它直指多伊奇关于“解释性创造力”和“故事”的核心论断。如果一个AI不仅能解决人类数十年未解的终极物理难题,还能像爱因斯坦那样,讲述其思考的历程、选择研究领域的动机、发现问题的脉络——一个完整的“过程故事”,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这种智能?

令观众惊喜的是,多伊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觉得可以。没错,“过程故事”在这当中至关重要。我也认为这才是判断的关键。1

这一刻,两位思想巨匠的思考路径似乎找到了一个交汇点。多伊奇并非否定AI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是强调其“解决”背后的“理解”与“创造”过程。如果AI能提供这个过程,能阐释其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的“故事”,那么它便触及了人类智能的本质。这为未来AGI的判定,提供了超越传统图灵测试的全新视角。

超越辩论:对AGI定义与人类未来的启示

奥特曼与多伊奇的对话,不仅仅是两位智者之间的观点碰撞,更是对整个AI行业乃至人类未来走向的深刻启示。它揭示了当前通用人工智能(AGI)定义标准的模糊性1,以及我们对“智能”本身认知的局限性。一些网友指出,AGI的定义似乎总在不断变化,当一个目标达成,人们又会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超级人工智能”(ASI)1

多伊奇的观点提醒我们,真正的智能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是发现问题、提出解释,并能讲述其创造过程的能力。奥特曼的设想则展现了AI迭代速度的惊人潜力,他相信“AI 快速起飞比几年前更有可能发生”2。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视角,实则共同指向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在与日俱增的AI能力面前,人类如何重新定义自身的价值和独特之处?

奥特曼以其直觉和“认定这是人类下一步该尝试的正确方向”的魄力,将ChatGPT从技术概念变为现象级产品1。而多伊奇则以其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哲学洞察,为我们思考AI的未来设置了严谨的逻辑框架。他们的对话并非寻求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工具,让我们在AI无限可能与人类智能本质之间,找到平衡与方向。

这场关于GPT-8、量子引力与智能本质的深度对话,如同在未来迷雾中点亮的一盏灯塔。它告诉我们,判断真正的智能,或许不只看其“能做什么”,更要看其“如何做到”——以及,它能否讲述一个关于其自身创造与思考的,完整而动人的“故事”。

引用


  1. 奥特曼和量子计算奠基人讨论GPT-8 · 量子位 · 西风 (2025/9/28) · 检索日期2025/9/28 ↩︎ ↩︎ ↩︎ ↩︎ ↩︎ ↩︎ ↩︎ ↩︎ ↩︎ ↩︎ ↩︎ ↩︎

  2. Sam Altman 说他现在认为AI 快速起飞比几年前更有可能发生 ... · Reddit (2024/7/20) · 检索日期2025/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