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Jetson Thor:机器人“最强大脑”炸场,中国品牌“等等党”半年才能上车!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英伟达又双叒叕甩出“王炸”了!这次是专为机器人定制的AI芯片Jetson Thor,性能直接“开挂”,号称机器人“最强大脑”。小米、宇树等中国大佬都抢着上车,但想拿到手?抱歉,可能要等上大半年,等等党们心好累!

英伟达(NVIDIA),这个AI时代的“显卡帝国”,最近又搞了个大新闻!这次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物理世界,正式把自家号称机器人“大脑”的Jetson AGX Thor芯片模块送上了“货架” 1。光看这名字,“雷神”啊,就知道这货绝非等闲之辈。而且,更让国内玩家兴奋的是,英伟达官方竟然还特意强调,这玩意儿“更适合中国品牌”!

消息一出,机器人圈直接“沸腾”了。小米和宇树科技这些国潮顶流,都纷纷表示“冲了”!不过嘛,喜大普奔之余,也有点小小的“凡尔赛”:开发者套件价格34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万),批发价(1000片起)也要2999美元(约2.1万人民币),这价格,嗯,很“英伟达”。最重要的是,首批套件下个月发货,但Arrow平台上显示的交货时间直接飙到了24周 1!等半年才能用上这“神级大脑”,等等党们表示“心瓦凉瓦凉的”。

技术大揭秘:这“雷神”芯片,到底有多“神”?

Jetson Thor,听起来就很霸气,实际表现更是妥妥的“性能怪兽”。它可不是随便一个“小脑瓜”,而是基于英伟达当前最顶级的Blackwell图形处理器打造的 1。说白了,就是把他们家训练AI模型和玩游戏那套“硬核”技术,直接塞进了机器人的“CPU”里。

那么问题来了,它到底有多“能打”?咱直接上数据:

  • AI计算能力: 比上一代Jetson Orin快7.5倍!这简直是“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直接从“慢悠悠”升级到“风驰电掣” 1
  • 能效: 提升3.5倍。这意味着它在完成更多任务的同时,还更省电,这对于需要在边缘端独立运行的机器人来说,简直是“生命之光”。
  • CPU性能: 提升3.1倍。
  • 内存容量: 提升2倍,达到惊人的128GB。这可不是让你下载更多电影,而是让机器人能“喂饱”更大的生成式AI模型和视觉模型,能“解读周围环境”,甚至运行大型语言模型(LLM) 1。对于要和人类共舞的人形机器人来说,这能力简直是“刚需”。

它提供了高达2070 FP4 TFLOPS的AI算力 23,而且所有这些都在130W的功耗范围内实现。啥意思?就是这货能在低功耗下爆发出服务器级的算力,让机器人在本地就能实现实时学习和交互。人形机器人开发初创公司Figure AI Inc.的CEO Brett Adcock就曾点破:“能开发出功能强大的人形机器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直接在机器人上运行强大的AI模型,从而实现实时学习和交互。” 1

英伟达甚至还搞了个“硬件在环”的魔术表演:Isaac GR00T N1基础模型在Jetson Thor上“跑起来”,控制一台仿真机器人,模拟“倒坚果”这种精细活儿 1。这不就等于告诉大家:Thor不光能“想”,还能“做”,而且做得还挺好!

当然,性能飙升的同时,价格也跟着“起飞”了。上一代Orin开发套件1999美元,Thor直接翻了一倍多。只能说,这很英伟达,毕竟“贵有贵的道理”,而且,你还抢不到货(手动狗头)。

“中国体质”专属?大佬们都“上车”了!

既然英伟达都说了“更适合中国品牌”,那有哪些“先行者”已经抢先一步了呢?名单亮出来,真是群星荟萃:Agility Robotics、亚马逊、Meta、波士顿动力这些国际巨头就不说了,国内的联影医疗、万集科技、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等,都在用或计划用Jetson Thor 1。这架势,简直是全球机器人界的“顶流”们集体“打卡”英伟达!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直接为Jetson Thor“站台”,表示它带来的计算能力飞跃,让机器人“敏捷性更高,决策更快,自主水平更高” 1。银河通用的王鹤也证实,采用Thor后,自家G1 Premium机器人在运动速度和动作流畅性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1。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买家秀”嘛!

除了人形机器人,Thor的应用场景简直是“无所不包”:手术辅助机器人、智能牵引车、配送机器人、工业机械臂、视觉AI智能体……只要是需要强大边缘AI算力的,它都能“hold住” 4。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研团队甚至在用Jetson为他们的医疗分诊和搜救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持,并期待升级到Thor后,能进一步提升AI模型性能和传感器融合能力 1

更值得玩味的是,英伟达还特意提到了Jetson Thor芯片同样可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尤其“适用于中国汽车品牌” 1。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看看小米上市不久的SU7,它的辅助驾驶能力,用的就是下一代4纳米的NVIDIA 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 1。虽然名字和机器人芯片有点像,但它跑的是为汽车场景专门优化的Drive OS操作系统。这波操作,简直是把AI芯片的“一鱼多吃”玩明白了。

黄仁勋的“星辰大海”:AI之外,机器人才是真爱?

有网友精辟地总结道:“从仅限于AI训练扩展到推理和机器人领域,英伟达不断拓展业务范围。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发布——这是为整个机器人革命进行布局。” 1 这句话,简直说到了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心坎里。

虽然目前机器人业务在英伟达的总营收里占比还小(大概1%,5.67亿美元),但它的增速却异常迅猛,同比暴涨了72% 1。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老黄眼中的“星辰大海”。

黄仁勋此前就明确表示,机器人领域是公司在人工智能(AI)之外最大的增长机遇 1。过去两年,AI业务让英伟达营收翻了三倍,而他现在瞄准的,是未来“数十亿个机器人、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数十万个机器人工厂”,而它们都将由英伟达的技术提供动力 1。这野心,简直要冲破天际!

英伟达不再把自己仅仅看作一家芯片公司,而是要成为物理世界AI的“基石”。从投资机器人初创企业Field AI 1,到不断推出像Jetson Thor这样的“最强大脑”,英伟达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AI芯片的下一个战场,就在机器人这里!

所以,当你在街上看到一个跑得飞快、动作流畅的人形机器人,或者送货上门的无人车时,别忘了,它“脑子”里可能就装着一块英伟达的“雷神”芯片。虽然你我可能还要等半年才能摸到套件,但这波“未来已来”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

引用


  1. 更适合“中国体质”的AI芯片、小米和宇树都冲了,英伟达Jetson Thor现已发售,2万块批发价但半年交货·36氪·华卫(2025/8/26)·检索日期2025/8/26 ↩︎ ↩︎ ↩︎ ↩︎ ↩︎ ↩︎ ↩︎ ↩︎ ↩︎ ↩︎ ↩︎ ↩︎ ↩︎ ↩︎ ↩︎ ↩︎ ↩︎ ↩︎

  2. 英伟达Jetson Thor发布:AI算力跃升至2070 TFLOPS·今日美股新闻网·(2025/8/26)·检索日期2025/8/26 ↩︎

  3. 英伟达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大脑”Jetson Thor,AI算力高达...·ITbear·(2025/8/26)·检索日期2025/8/26 ↩︎

  4. 黄仁勋为机器人准备的“新大脑”揭晓,英伟达Thor芯片量产上市·证券时报·(2025/08/26)·检索日期2025/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