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军备竞赛白热化之际,Meta以143亿美元战略投资数据巨头Scale AI,并吸纳其28岁创始人Alexandr Wang,此举不仅引发了谷歌的强烈反弹,更揭示了数据在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科技巨头对顶尖人才和关键情报的极致渴求。
硅谷的AI战火从未停歇,但近日一笔“天价”交易的落定,无疑再次点燃了这片创新高地的紧张氛围。Meta,在人工智能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宣布向数据标注和整理巨头Scale AI进行一笔高达143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并成功将年仅28岁的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及其核心团队招至麾下。这一举动,不仅将Scale AI的估值推至290亿美元,使其成为Meta历史上第二大投资案,更在行业内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谷歌对Scale AI的即刻“决裂”1。
押注核心洞察:扎克伯格的战略深意
长期以来,Meta的AI雄心,特别是其开源大模型Llama系列,在与OpenAI、谷歌等巨头的较量中,屡次遭遇挫折。Llama 4的发布延迟、技术基准测试表现未达预期,甚至因提交“实验版”跑分而饱受争议,都让Meta在开源社区的“皇冠”摇摇欲坠。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显然对此焦虑不已,他深知,要在这场由算力、数据和人才驱动的AI竞赛中扳回一城,必须有突破性的策略。
在此背景下,Alexandr Wang及其创立的Scale AI进入了扎克伯格的视野。尽管Scale AI常被业内戏称为“数据劳工”,主营看似“苦活累活”的数据标注服务,但正是这份枯燥的工作,赋予了Alexandr Wang及其团队一项近乎**“情报”般的能力**:他们为包括OpenAI、谷歌、Meta在内的几乎所有顶尖AI实验室提供数据服务,这意味着他们能洞察这些实验室的真实走向、对何种数据感兴趣,以及可能采用何种方式改进自身模型2。
“这就像是‘掌勺的主厨’和‘开菜市场的人’之间的区别。前者在厨房里追求技艺精湛,而后者却知道每位大厨每天采购了哪些食材,偏好什么口味,甚至提前嗅到下一波食材涨价的风向。Alexandr Wang,就是那个掌控全城食材流向的人!”[^1]
扎克伯格看重的正是这种独特的稀缺性洞察力。他相信,Alexandr Wang不仅能为Meta带来高质量的数据处理能力,更能提供战略级的“食材采购清单”,指引Meta AI模型优化的方向,从而帮助Llama系列迎头赶上,甚至实现超越。这笔交易,与其说是投资一家公司,不如说是高价“押注”一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对AI数据生态的深刻理解和情报网络。
数据主权之争与内部张力
然而,这笔“天价”交易并非没有阻力。Meta内部,尤其是一些生成式AI团队的领导层,此前对Scale AI的服务质量并不完全满意,甚至抱怨数据标注承包商交付的数据质量不尽如人意,且开支超出预算。但这些内部的抱怨,并未能阻止扎克伯格力排众议,推进这笔被他视为“为Meta的AI业务寻找新的领导核心”的关键交易1。
Alexandr Wang的到来,也揭示了Meta AI部门长期存在的内部斗争与职业倦怠问题。过去几个月,Meta AI团队饱受困扰:Llama 4的性能争议、发布延期,以及随后因提交“实验版”跑分而引发的公信力危机,都让团队士气低落。一些员工对Wang的加入能否解决公司沉疴表示怀疑,认为“买一个数据标注商,我们就能打败OpenAI和谷歌?”1 尽管Meta一直在大举招揽AI人才,甚至开出百万至千万美元级别的天价薪酬,但内部的混乱局面仍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巨大障碍。
Alexandr Wang本人也在全员信中坦承了这笔交易的“代价”——他将卸任自己亲手创立近十年的Scale AI CEO一职,加入Meta AI团队,投身于“超级智能”领域的工作。与此同时,他确认了Meta的重大投资,并强调此次投资收益将分配给公司股东和已归属期权的员工,以回馈他们的贡献。此举虽然体现了对员工的慷慨,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在AI竞赛中,人才与数据的重要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不惜以“釜底抽薪”的方式瓦解竞争对手的核心优势。
随之而来的,便是谷歌的强烈反弹。就在Meta官宣此交易后不久,谷歌便立即宣布终止与Scale AI的合作,并将原本计划支付给Scale AI的2亿美元数据采购订单转移给其竞争对手。这无疑是对Meta的一次直接“背刺”,凸显了在AI核心数据供应链上,巨头之间互不信任、激烈对抗的态势。数据,作为AI时代的“新石油”,其主权与流向的控制,正成为科技巨头们争夺的焦点。
超越当下:AI愿景与伦理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Alexandr Wang对AI未来发展的思考,远不止于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在最近接受Shawn Ryan的采访中,他分享了对脑机接口(Neuralink)、AI潜在风险以及人类未来演化的深刻看法。Alexandr认为,AI的发展速度将远超生物学,人类未来可能需要通过“接入(技术)”来避免被淘汰,甚至提出在Neuralink技术成熟前不考虑要孩子。这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观点不谋而合,都指向了人类与AI深度融合的未来,甚至包括意识上传至云端,以期获得“数字永生”的可能性。
然而,Alexandr Wang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类技术所伴随的巨大伦理风险。他担忧,一旦意识可以上传或连接至AI系统,其被黑客或政府操控的风险极高,可能导致记忆被读取或植入、情绪被控制、甚至传播虚假现实。此外,随着AI视频生成能力的飞速提升,未来视频证据的可信度将大幅下降,这对司法公正和政治稳定构成严峻挑战,亟需政策与科技手段的防范。
Alexandr Wang的这些深刻思考,为扎克伯格此次“押注”增添了更深层的意义。Meta不仅仅是希望提升Llama模型的性能,更可能是在寻求一位对AI终极形态有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考的领导者,以引领公司在超级智能的终极战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Meta的143亿美元投资与Alexandr Wang的加盟,以及谷歌的激烈反应,共同描绘出当前AI竞赛的残酷与复杂。这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对数据、人才、洞察力以及未来愿景的全面争夺。真正的超级智能战争,才刚刚打响。
References
-
新智元(2025/6/16)。小扎豪掷143亿美元赌新「王」!28岁华人亿万富翁入职Meta,与谷歌决裂。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检索日期2025/6/16。 ↩︎ ↩︎ ↩︎
-
作者不详(2025/6/16)。Meta betting nearly $15 billion on Alexandr Wang。The Information。检索日期2025/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