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又“放大招”!OpenAI“顶流”空降,AI圈这是要“卷”出新高度?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听说Meta又干了件大事,把OpenAI的“扩散模型大神”宋飏给挖走了!这波操作简直是AI界的“王炸”,不仅让Meta的“超能力实验室”瞬间Buff叠满,还预示着多模态AI可能要迎来一个“狂飙”时代。网友们都在吃瓜,这人才流动也太频繁了吧!

大瓜速报! AI圈又爆猛料,Meta再次秀出“钞能力”(或者说是“魅力值”),直接从OpenAI“撬走”了一位重磅级人物——宋飏!1 听到这个名字,可能有些小伙伴还没来得及“吃透”,但只要知道他是扩散模型领域的顶尖玩家,DALL·E 2能画出那些惊艳的图,他可是早期奠基者之一,你就知道这事儿有多“炸裂”了!

这位清华、斯坦福双料学霸,如今正式加盟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担任研究负责人,直接向他的清华、斯坦福“同门师兄”兼ChatGPT、GPT-4核心研发负责人赵晟佳汇报。这操作,简直就是给MSL的AI战队又添了一枚“核弹头”啊!

这个消息一出,网络上立刻炸开了锅,各路“吃瓜群众”和业内大佬们纷纷表示震惊。有人直呼“这波操作太Meta了!”,但也有冷静派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光买来“世界最强选手”还不够,真正的“最强战队”需要的是完美的化学反应。1 那么,这波“史诗级转会”背后,Meta到底在盘算什么呢?

OpenAI“顶流”空降Meta:这波“挖角”究竟有多猛?

想象一下,一个AI领域的“全明星”队伍,忽然又加入了一位MVP级别的大神,是不是感觉战斗力瞬间爆棚?宋飏的到来,正是给Meta的MSL带来了这种“Buff加成”。

宋飏在学术界可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提出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方法,简直就是生成式AI的“魔法棒”!2 简单来说,这技术就像一位“艺术家”,能从一堆“噪音”中,一点点“逆转”出清晰、逼真的图像、音频,甚至是更复杂的跨模态数据。OpenAI的DALL·E 2能够“妙笔生花”,很大程度上就是站在了他的肩膀上。而宋飏在OpenAI时期,更是专注在“如何让模型处理更复杂、更高维的数据”这个硬核方向,妥妥的“技术流”!1

如今,他将直接与MSL首席科学家赵晟佳强强联手。这两人背景相似,都是清华本科,斯坦福博士同门,都在OpenAI贡献过“关键代码”。赵晟佳擅长大模型系统和训练范式,是把AI大象“装进冰箱”的那个人;宋飏则专攻生成建模和多模态推理,是让冰箱里的AI大象“活灵活现”的那个。这下,MSL不仅有了“掌舵人”,还有了“魔法师”,妥妥的**“双核驱动”**,AI领域的“梦幻联动”莫过于此!1

AI圈的“人来人往”:一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

其实,宋飏的这次“跳槽”,只是AI领域人才大迁徙的一个缩影。今年夏天以来,Meta简直像个“磁铁”,吸引了超过11位来自OpenAI、Google、Anthropic等顶尖机构的研究者,纷纷“投奔”MSL。这架势,AI圈的“抢人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

但“有来有往”才是常态。比如,有的小伙伴在入职Meta流程走完后又“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回流OpenAI,还有的转投微软。1 Aurko Roy就是一个例子,在Meta“短暂逗留”不到五个月,就出现在了Microsoft AI的官网页面上。这速度,简直比网友“吃瓜”还快!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AI人才市场的几个新趋势:

  • “双向奔赴”是常态:顶级研究者不再是单纯的“被招募”,他们更看重项目匹配度、团队氛围和技术方向是否“合拍”。公司不光要“撒钱”,更要提供持续的技术空间和节奏感
  • “试错成本”变高:对于公司来说,招到人只是起点,如何让这些“大神”发挥最大价值,才是真正的考验。如果不能提供合适的土壤,再牛的人才也可能“水土不服”。
  • 流动性加大:AI技术的快速迭代,让研究者们有了更多选择,他们可以更灵活地在不同项目和公司之间切换,寻找那个最能点燃自己“小宇宙”的地方。

卷王Meta的“野心”:多模态AI,下一个“王炸”?

宋飏的加盟,绝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大牛”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Meta在AI竞赛中的下一个**“杀手锏”方向——多模态推理**。

什么是多模态推理?简单来说,就是让AI拥有像人类一样,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它不再只是处理单一的文字、图像或音频,而是能同时理解并融合来自图像、语言、音频、甚至动作等多种形式的数据。1 比如,你给AI看一张猫咪的图片,它不仅能识别出是猫,还能根据你的提问,用语言描述猫咪的动作、情绪,甚至模仿猫叫声。这能力一上来,AI就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我们真实的世界,跟我们的互动也会更加自然、智能。

宋飏博士期间就专注“扩散模型”,能处理复杂的高维数据;在OpenAI,他更是在探索如何让模型“融会贯通”各种模态数据上颇有建树。3 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说直接影响了OpenAI在图像生成产品上的设计。

现在他来到MSL,和赵晟佳打造的统一训练范式和推理堆栈一结合,Meta的整个AI技术闭环——从“输入”到“输出”,从“建模”到“执行”——正在加速成形。这不就是想让AI拥有“超级感知”和“超级理解”的能力,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终极梦想”吗?1

所以,宋飏的到来,不仅让MSL的“人才拼图”更加完整,也让Meta的AI战略蓝图变得更加清晰:他们不仅要拉拢顶级人才,更要将这些“超能力”转化成组织级、产品级的“王炸”武器!

当然,这场AI竞赛,谁是真正的“王者”,还远未盖棺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宋飏这样的顶级人才的流动和技术方向的聚焦,AI的未来,只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卷”!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拭目以待就好!

引用


  1. 突发,Meta刚从OpenAI挖走了清华校友宋飏 · 36氪 · 新智元(2025/9/25)· 检索日期2025/9/25 ↩︎ ↩︎ ↩︎ ↩︎ ↩︎ ↩︎ ↩︎

  2. OpenAI当红新星宋飏:最新研究获评「终结扩散模型」,16岁上清华 · QbitAI(2023/4/17)· 检索日期2025/9/25 ↩︎

  3. OpenAI发布多模态模型实时生成进展,作者还是清华校友 · 知乎(2021/6/17)· 检索日期2025/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