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治理危机:深藏于代码之外的权力博弈与伦理拷问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一份名为「The OpenAI Files」的万字报告揭露了Sam Altman在OpenAI内部涉嫌捏造身份、隐瞒股权、利益输送等多项不端行为,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从非营利转向逐利的深层变迁,引发了对AI巨头透明度、诚信与未来方向的严峻拷问。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地带,OpenAI,这家曾以“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机构,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近日,一份名为「The OpenAI Files」的万字档案震撼曝光,详尽披露了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公司治理、个人诚信及利益关系上的诸多争议行为,将其表面光鲜的“AI布道者”形象推向了聚光灯下,引发业界对AI权力集中与伦理边界的深刻反思。1

这份由非营利科技监督组织「The Midas Project」和「The Tech Oversight Project」耗时整理的报告,汇集了公开信、企业披露文件、法律诉讼等原始资料,堪称“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公开记录的有关OpenAI的治理实践、领导诚信和组织文化的关注点的集合”1。其发布正值Sam Altman在官方博客中亲自出镜,探讨GPT-5的未来迭代及其与AGI的距离之际,形成了鲜明的讽刺。

权力、透明度与治理的迷雾

「The OpenAI Files」首先聚焦于OpenAI从非营利实验室向营利性巨头转型的结构性问题,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悖论:一家旨在公共利益的机构,其核心使命正被商业利益侵蚀。

报告指出,OpenAI曾引以为傲的“100倍投资回报上限”——旨在确保AGI收益最终回馈人类社会的承诺——如今正面临被彻底取消的计划。这一变更,据称是为了安抚那些以“允许无限回报”为融资条件的投资者。如果得以实施,这意味着OpenAI不再受限于其最初设定的利润上限,为巨额资本的涌入和无限的财务回报敞开大门。1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尽管OpenAI声称非营利机构仍保留了控制权,但调查表明,其非营利董事会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架空,难以履行最初的使命。在最近的架构图中,可以看出OpenAI复杂的营利性子公司结构,其利润上限的废除和首要使命的取消,无疑将加速其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模糊其公共利益导向的初衷。1这种对治理结构的静默调整,引发了对OpenAI未来发展方向的担忧: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其公共责任是否会被无限制的资本回报所取代?

CEO诚信之基的动摇

报告中最具爆炸性的部分,莫过于对Sam Altman个人诚信的全面质疑。这不仅仅是关于商业策略的讨论,更是对一位在科技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其道德基石的拷问。

文件详述了Altman涉嫌的诸多不实陈述和欺骗行为:

  • 捏造YC董事长身份:报告指出,Altman多年来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持续将自己列为Y Combinator(YC)董事长,而这一头衔从未得到YC合伙人的正式同意。他甚至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预先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了这一变动,后又被悄然删除。然而,他仍在官方文件中沿用此虚假身份,行为令人不解。1
  • 隐瞒OpenAI股份:尽管Altman曾向国会声称自己“在OpenAI没有任何股权”,但报告揭示他通过红杉资本和YC基金间接持有OpenAI的股份,与其公开声明相悖。1
  • “股权追回条款”风波:他曾否认对公司“股权追回条款”——即离职员工如批评公司将失去既得股权——知情,但Vox的调查发现他不仅知情,更在2023年4月亲自签署了相关文件,甚至保密协议中明确禁止员工承认该条款存在。1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并非孤立事件。报告援引Altman早期创业公司Loopt的资深员工证词,他们曾两次试图罢免他,理由是“欺骗和混乱的行为”1。而在OpenAI内部,包括前首席研究员Ilya Sutskever、前CTO Mira Murati,以及Amodei兄妹等多位高管,都曾向董事会表达对Altman领导风格和诚信的担忧,指出其管理策略中存在“PUA和心理虐待”的成分,以及对不同人说不同话、制造内部不和的倾向。1

在对待外部监管上,Altman同样展现了多重面孔。他曾公开支持AI监管,却又同时游说以削弱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到了2025年,他又完全改变立场,主张联邦法律应凌驾于所有州级AI安全法规之上,这种策略性转变令人对其真实意图产生疑问。1

利益冲突:AI帝国下的财富交织

报告的另一核心焦点是Sam Altman庞大的个人投资网络与OpenAI业务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截至2025年,Altman已投资了超过80家公司,其中不乏与OpenAI存在业务往来的企业,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AI帝国”1

例如,Altman持有Reddit 7.5%的股份,当Reddit宣布与OpenAI合作时,其个人净资产随之大幅增长。此外,他还投资了Rain AI,随后OpenAI便签署了一份向其购买价值5100万美元芯片的意向书。这种“闭环”式的投资和业务关联,引发了对其是否利用OpenAI的平台为个人投资输送利益的质疑。1

更甚者,尽管存在诸多利益冲突,OpenAI在进行结构重组和取消利润上限这一可能释放数十亿美元新投资的关键决策上,尚未宣布有任何董事会成员回避表决。这使得外界对OpenAI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决策公正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AI时代下的信任与前瞻

这份「OpenAI Files」的曝光,无疑为OpenAI乃至整个AI行业敲响了警钟。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家公司或一个领导人的丑闻,更是对AI时代下核心技术掌握者权力边界、责任担当以及透明度标准的深刻拷问。

当AGI的研发被视为人类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开发它的机构及其领导者的道德操守和治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OpenAI从非营利起源,致力于“造福全人类”的初衷,与如今被揭露的逐利行为、权力操控和诚信缺失形成强烈反差。这迫使我们思考:在追求技术奇迹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构建其伦理框架和社会信任的基石?

「The Midas Project」和「The Tech Oversight Project」的负责人Tyler Johnston表示,他们旨在搭建一个历史对照平台,展示OpenAI从昔到今的变化,而评判权则完全交给公众。1这正是科技媒体和公众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在一个由少数巨头掌握强大AI能力的时代,对其内部治理、财务透明和领导人诚信的持续监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只有当AI的进步与深层的伦理、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时,其造福人类的愿景才能真正实现。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