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钞能力+挖墙脚,直接“硬刚”苹果,要颠覆你的手机?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OpenAI不当“软柿子”了,这次直接“硬刚”苹果!收购AI硬件公司io后,他们疯狂用百万美元期权从苹果“挖墙脚”,还把手伸向了苹果的供应链。目标?2026年推出“没有屏幕”的AI硬件,誓要改变你和AI的互动方式。苹果急了,但AI硬件这条赛道,OpenAI能复制iPhone的奇迹吗?

最近科技圈又炸锅了!曾经的“AI卖水人”OpenAI,现在似乎不满足只做幕后英雄了。他们不仅把手伸向了硬件,甚至直接把“爪子”伸到了硅谷的“老大哥”——苹果的地盘。这架势,简直是摆明了要“硬刚”啊!

苹果“被挖空”?OpenAI的钞能力与“画大饼”大法

还记得四个月前OpenAI豪掷65亿美元收购AI硬件公司io那桩“天价交易”吗?当时大家还在猜测,OpenAI是不是要玩“大的”了。现在看来,他们果然没让吃瓜群众失望!

据The Information最新爆料,自从收购io之后,OpenAI就开启了“疯狂挖人”模式。光是今年,他们就从苹果撬走了二十多位硬件工程师!要知道,去年这个数字才10人,2023年几乎是零。这增长速度,简直是坐上了“火箭”!

这些被挖走的,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全都是苹果消费硬件团队的“核心骨干”:用户界面设计、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工程、音频技术……这些可都是苹果的“看家本领”啊!

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比如在苹果干了近15年的人机界面设计团队主管Cyrus Daniel Irani,他可是Siri那个标志性多彩波形动画的“幕后功臣”;还有在苹果从事制造设计近17年的老兵Matt Theobald;以及曾部分领导Apple Watch硬件团队的高管Erik de Jong。这阵容,简直是把苹果的“精锐部队”都给打包带走了。

OpenAI这波“挖墙脚”的操作,堪称“简单粗暴”又“充满诱惑”。他们直接用超过1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砸人”,这薪酬,简直是苹果标准的“天花板”!但你以为只是“钞能力”就够了吗?

OpenAI的硬件负责人Tang Tan(他可不是一般人,曾是iPhone和Apple Watch产品设计主管,被誉为能把Jony Ive的设计理念变成现实的关键人物)更是直接“画大饼”:承诺员工在OpenAI工作将有更少的官僚主义,更高效的协作,就像苹果早期那种“野蛮生长”的模式。这种“自由生长”的诱惑力,对于厌倦了大公司“内卷”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

更别提OpenAI给出的宏大愿景:彻底改变人们与AI技术的互动方式。这种颠覆性的魅力,让不少苹果员工主动“投怀送抱”,毕竟能再次与Tang Tan和Jony Ive这样的传奇人物合作,对很多设计师和工程师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1

不止挖人,连苹果“饭碗”都想抢?供应链也动了!

OpenAI这波操作,可不光是“挖人”那么简单,他们还盯上了苹果花了数十年才建立起来的“供应链网络”。这简直是釜底抽薪,直接冲着苹果的“饭碗”去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主要的iPhone和AirPods代工厂立讯精密,已经拿下了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的组装合同。而负责组装AirPods、HomePod以及Apple Watch的歌尔股份,也正在跟OpenAI接洽,要为未来产品提供扬声器模组等零部件。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苹果的“后厨”都给端了!

虽然Jony Ive并没有直接加入OpenAI(他成功保留了继续经营自己设计公司LoveFrom的权利,这家公司还在为法拉利和Airbnb等客户提供设计服务),但他的身影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OpenAI位于旧金山的办公室。LoveFrom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OpenAI的长期设计合作伙伴,负责软硬件的视觉与交互风格设计。这合作模式,多少有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思。1

告别屏幕?OpenAI的“后手机时代”野心有多大?

那么,OpenAI这波“大动作”,到底想搞出什么样的硬件呢?

供应商透露,他们目前正在推进几款产品的开发:

  • 类似没有屏幕的智能音箱:这听起来有点像亚马逊的Echo,但AI味儿肯定更浓。
  • 智能眼镜:这个方向大家不陌生,但OpenAI会怎么玩出花样?
  • 数字录音设备:随身携带,随时记录你的生活和想法,然后AI帮你整理?
  • 可穿戴别针:这玩意儿最近有点“风口浪尖”的意思,OpenAI会如何改进?

首批产品预计将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正式发布。OpenAI的硬件负责人Tang Tan在法庭声明中也曾明确表示:“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并且仍然是,打造一系列可以彻底改变人们与AI技术互动方式的产品。”

他们的核心理念很明确:创造一种**“始终陪伴、几乎隐形”的AI伴侣**,强调语音交互和情境感知,彻底颠覆我们对屏幕的依赖。这简直是要把我们从“低头族”的深渊中解救出来,让我们告别“手机脖”,迎接一个全新的“后智能手机时代”!1

苹果“坐不住”了,但AI硬件这块“硬骨头”好啃吗?

面对OpenAI如此“不讲武德”的“挖墙脚”和“抢供应链”,苹果显然“坐不住”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个月苹果突然取消了原定在中国举行的年度闭门会议。这个会议通常由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制造及供应链团队成员参加,高管们会介绍未来产品的计划。取消的原因,正是苹果高层担心会议会让太多关键高管长时间离开总部,而目前正是防止更多高管跳槽到OpenAI的“关键时刻”!这波操作,简直是“防患于未然”,可见OpenAI给苹果带来的压力有多大。

当然,OpenAI想在硬件领域分一杯羹,不可能靠“钞能力”和“挖人”一蹴而就。毕竟,挑战iPhone、iPad这些苹果硬件霸主地位的尝试,从巨头到无数新兴AI初创公司,大多都“铩羽而归”。

你看,即便是Meta这种“财大气粗”的巨头,在本周的Connect大会上展示智能眼镜AI功能时,也连续两次现场“翻车”,扎克伯格只能将其归咎于网络问题,多少有点“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了。

而那些从零开始、围绕AI打造的“网红硬件”,销量也一直不尽如人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Humane,这家同样挖了大量苹果硬件和运营专家的初创公司,想要打造一款可穿戴的AI别针型设备。结果呢?发货后遭遇“毁灭性评价”,今年早些时候,Humane以1.16亿美元“卖身”惠普,多少有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壮。

从现有信息来看,OpenAI押注的是“后智能手机时代”的人机交互方式——以语音和环境感知取代触控与屏幕。这个理念足够前卫,甚至有些“赛博朋克”,但要让用户抛弃长达二十年的屏幕交互习惯,并在隐私、准确性和场景适配上获得信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OpenAI 2026年底的首批产品发布,将是整个AI硬件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要么开启新的时代,成为“天选之子”;要么重蹈Humane的覆辙,成为“先烈”。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更希望看到前者,毕竟,谁不想拥抱一个更酷、更智能的未来呢?

引用


  1. OpenAI 多款硬件首次曝光,疯狂挖角苹果硬件骨干,最快明年发布 · APPSO · 发现明日产品的(2025/9/20)· 检索日期2025/9/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