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王炸」谷歌?浏览器大战2.0:这回不是抢地盘,是“拆家”!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OpenAI突然扔出AI浏览器Atlas,直捣谷歌核心“印钞机”——Chrome和搜索广告。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AI要彻底颠覆我们上网方式,让“搜索”这个概念都过时,谷歌的万亿帝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拆家”危机!

一觉醒来,科技圈又被“搞事情”了!这回,是OpenAI祭出了一个让谷歌“肝颤”的大招ChatGPT Atlas,一款由AI驱动的全新浏览器。1 别以为这只是App Store里多了个新图标,这可是直指谷歌“万亿心脏”的绝命一击

消息一出,华尔街的交易算法比人类更快地读懂了这则消息的含义。警报声中,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应声下跌,盘中跌幅一度接近5%!12 瞧瞧,这哪是市场波动,分明是“互联网未来之战已然打响”的红色警报!外媒财富直接高呼《浏览器大战以复仇之势卷土重来》1,CNN更是直言《互联网未来之战已然打响》1,而《大西洋日报》则俏皮地内涵:“OpenAI,你不致力于攻克癌症吗?为何要下场搞浏览器?”1

OpenAI这次放出的Atlas,不是一个插件,也不是一个API,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浏览器1 啥概念?这就像你在人家客厅里不只是想分一杯羹,而是直接拿锤子去砸人家承重墙

黄金漏斗:Chrome才是谷歌的“印钞机”?

要理解这近5个百分点的“心肌梗塞”,我们得先拆解谷歌这台精妙的印钞机。多年来,我们总以为谷歌的“护城河”是它无所不知的“搜索算法”。大错特错! 它的护城河,其实是那个我们每天都要打开几十次的——Chrome1

Chrome,这个占据全球桌面市场**超过65%**份额的庞然大物,从来都不是谷歌的目的。1 它是一个载体,一个管道,一个设计精巧的“黄金漏斗”。

谷歌的核心收入来源是啥?搜索广告! 当你输入“最好的运动鞋”或“附近的披萨店”,触发的那些竞价排名广告,构成了Alphabet财报上那千亿美元收入的绝对主力1

现在,这条黄金逻辑链清晰可见:

  1. Chrome 是用户访问互联网的默认入口
  2. Chrome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Google Search
  3. Google Search 承载着 Search Ads1

看明白了吗?Chrome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确保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意图”流经谷歌的服务器。它是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默认选项”1 谷歌每年愿意支付给苹果数百亿美元,仅仅是为了买下iPhone上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位置,足见这个“入口”有多金贵**。1

OpenAI的Atlas浏览器,就是一把试图插在这个黄金漏斗最窄处的刀!

降维打击:当“搜索”不复存在

如果Atlas只是又一个换了皮肤的Chromium(没错,它也是基于Chromium内核的2),那不过是又一场无聊的“浏览器战争”。但所有人都知道,它不是。

一个由OpenAI打造的浏览器,其核心逻辑将根本不是“搜索”。它将是**“回答”和“执行”**。1 你不会再打开Atlas去“搜索”10个蓝色链接,然后自己筛选信息。你会直接在地址栏(或者别的什么未来主义的输入框)里说:

“帮我规划一个五天的东京旅行,预订那家评分最高的拉面店,并总结一下我昨晚错过的所有关于AI的新闻。”

然后,它会直接完成。

这对谷歌是致命的。在一个没有“搜索结果页”(SERP)的世界里,你把广告放在哪里?当用户意图被AI在前端直接拦截和满足时,谷歌的整个广告竞价系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不是优化,这是**“范式转移”**。1

等等,Atlas真有那么神吗?——理性审视“王炸”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OpenAI要“一统江湖”了。但冷静点,咱们作为“网感十足”的科技记者,可不能被初期的**“光环效应”**冲昏头脑。

根据媒体分析,OpenAI发布的Atlas,在设计和功能上,与市面上已有的AI浏览器(如Perplexity的Comet、Opera Neon)高度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追赶”的意味。2 比如:

  • 侧边栏AI助手:Atlas的“Ask ChatGPT”侧边栏,跟Comet的“Comet Assistant”和Opera Neon的“Neon Chat”在交互逻辑上如出一辙2
  • 网页内容总结:Atlas能总结网页,但Comet、Opera Neon,甚至Brave的Summarizer也都有这功能,而且在准确性和速度上并无明显差距2
  • 分屏浏览模式:Atlas宣传的“无缝分屏体验”,Comet在2024年7月就实现了,甚至还支持多标签页同时分析,让AI交叉对比信息,这Atlas目前还做不到。2
  • Agent模式:Atlas的Agent需要用户授权才能执行操作,执行中显示进度,用户可随时暂停。这与Opera Neon的“Neon Do”功能完全一致。而且,所有AI浏览器在涉及敏感操作(如输入密码、支付)时,都必须切换回手动模式,并弹出安全警告——Atlas也不例外2

更扎心的是,Atlas目前仅支持macOS,而Comet早已支持Windows、macOS和Linux。2 甚至有用户反馈,Atlas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阻挡了访问”的BUG,要求它重复操作才能正常访问,这可太“掉链子”了!2

虽然OpenAI的CEO奥特曼多次强调他对浏览器领域的重视,甚至调侃说如果谷歌愿意出售Chrome,他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并认为Atlas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主要界面2——但这并不代表Atlas现在就完美无缺,是**“天神下凡”。它更像是OpenAI在重新定义用户与网络交互方式**的一次“预告”,是其从“基座大模型提供商”向“AI工具提供商”转型的重要一步。2

谷歌的反击:这不是演习,这是“绝地求生”!

所以,别被那4.8%的下跌骗了。那只是市场的膝跳反应。如果你认为谷歌会像当年的诺基亚或雅虎一样,在**“创新者窘境”中迟疑不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谷歌不可能——也绝对不会——在Chrome战场上投降。这里的损失不是“损失”,是**“死亡”**。

山景城(Google总部)的反应将会是迅速、猛烈、甚至不计成本的。忘掉那些慢悠悠的A/B测试吧,一场“闪电战”即将开始:

  • Gemini“核融合”:谷歌会立刻、马上、不惜一切代价地将Gemini(或任何他们最新的AI模型)深度融合到Chrome的每一个像素里。Chrome将不再是一个“浏览器”,它会变成一个**“操作系统环境”。你的浏览器将拥有知觉,它会预测你的需求,重写你的邮件,在你提问之前就主动提供答案。Chrome将从一个“拉取”信息的工具,变成一个“推送”智能的代理**。1
  • 生态围墙与摩擦力:“哦,Atlas浏览器很酷。可惜,它无法无缝同步你的Google Docs、自动登录你的Gmail、无缝衔接你的Android手机剪贴板。”谷歌会动用它庞大的生态系统——Android、GSuite、Google Login、Google Pay——来制造**“摩擦力”**。他们会让切换到Atlas变得极其痛苦,让留守在Chrome生态里的体验变得“丝滑”到令人上瘾。1
  • 焦土政策与“金钱水喉”:还记得谷歌付给苹果的钱吗?1 如果需要,谷歌会把这个数字翻倍、再翻倍。他们会付钱给三星、付钱给戴尔、付钱给火狐(是的,甚至付钱给竞争对手),付钱给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可以预装或设置默认浏览器的硬件/软件制造商,只为一件事:扼杀Atlas的分发渠道1 这就是**“焦土政策”**,为了拖延对方,不惜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也要把对方“摁死”在摇篮里。

终局:Web AI时代的“血腥”开局

今天这4.8%的震荡,只是这场“AI界面战争”的开幕式。OpenAI的Atlas扔出了一块巨石,试图砸开谷歌的护城河。1 但谷歌不是一座城堡,它是一座武装到牙齿的浮空堡垒

它的反应不会是“一个新功能”,而将是一场**“系统级的雪崩”。这不是Chrome vs Atlas,这是“广告驱动的索引互联网”** vs **“订阅驱动的智能互联网”**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

谷歌不会坐以待毙。它会战斗。它会用AI、用生态、用海量的现金,来捍卫它那根最粗的黄金管道

系好安全带,Web AI时代的开局,比所有人想象的都更加血腥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