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肠子都悔青了?这位MIT学霸,用Claude给它上了一课!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那个线性代数B-的MIT学霸,从创业踩坑到OpenAI核心,最终“叛逆”出走创立Anthropic,用Claude把ChatGPT逼到墙角,上演了一出AI版“逆袭大戏”!

想象一下,一场比阿波罗登月还要宏伟,比曼哈顿计划还要疯狂的竞赛正在硅谷上演——没错,说的就是AI算力军备赛!Anthropic联合创始人Tom Brown最近直接放话:AI基础设施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些“史诗级”的人类工程。而AGI算力投入,每年更是以惊人的3倍速度疯狂膨胀,简直是**“钞能力”无限大作战**。12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AI高科技战争里,你可能只听过奥特曼、马斯克这些“顶流”,但今天的主角Tom Brown,绝对是AI圈里那个被严重低估的“扫地僧”。他不仅是美国AI界的**“三朝元老”,更是从一个线性代数差点挂科的“学渣”逆袭成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突破的核心人物**。

MIT学霸的“草根”逆袭:从“打工狗”到“狼性CEO”

21岁从MIT计算机专业毕业,Tom Brown没选择那些亮闪闪的大厂offer,而是毅然决然跳进了创业的“火坑”。他回忆,在学校他就是只“等着被喂食的狗”,别人给任务就完成。但在初创公司,他们必须像**“狼”一样自己去猎食**,不然真的会饿死!这段经历,直接给他来了个“心智大换血”,从此天不怕地不怕,专挑硬骨头啃。

但“狼性”归“狼性”,“踩坑”却是个真理。先是想做个“比Heroku更灵活”的DevOps平台,结果连自己都搞不明白到底要做啥。接着又搞了个约会App叫Grouper,结果被横空出世的Tinder**“降维打击”**,烧光了钱,只能靠着每周带团队去相亲“续命”。

说起来Grouper,Tom Brown可是这里的“忠实用户”,因为他本人“笨拙又害羞”,渴望有个平台能安全地认识女生。而比他还爱去Grouper约会的人,居然是OpenAI的联创兼现任主席——Greg Brockman。这哥俩在Grouper里“相亲相爱”,也为Tom日后“走后门”进OpenAI埋下了伏笔,不得不说,社交圈子真是门玄学

在Grouper的“死亡行军”中,Tom Brown身心俱疲。业务下滑,收入减少,他却还在画大饼招人,卖一个连自己都不信的梦想。那感觉,简直是“人间清醒”后的“人间折磨”。于是,他索性停下来“晃荡”了一阵子,练瑜伽、玩CrossFit,甚至花三个月造了辆“艺术车”去Burning Man艺术节,给自己来了一次**“洗去一身班味”**的灵魂净化。

“学渣”的AI逆袭:从“扫地僧”到GPT-3基建狂魔

“玩够了”的Tom Brown开始思考人生:AI会是颠覆人类的终极事件吗?如果能帮上忙,哪怕线性代数只考了B-(差点C+),也得冲!他足足犹豫了半年,顶着朋友们“搞AI安全?听起来像火星人口过剩一样荒谬!”的质疑,终于下定决心,进入了长达半年的**“隐身学习模式”**。

那可是2015年,深度学习刚刚燃起火苗。他像个考研党一样,啃Coursera,刷Kaggle,读线性代数教材,甚至自费买GPU远程跑实验。这股**“笨鸟先飞”**的劲头,谁能想到后来会铸就大模型的辉煌?

为了进入顶尖实验室,Tom Brown使出了“厚脸皮”绝招。OpenAI成立当天,他就给好基友Greg Brockman发了条消息:

“我线性代数才B-,但会一点工程,懂一些分布式系统。要是能帮上忙,哪怕扫地拖地我都愿意。”1

好家伙,这不就是“舔狗”的最高境界吗?但Greg Brockman却慧眼识珠,觉得懂机器学习又懂分布式系统的人太稀缺了,这简直是个**“鬼才”**!于是Tom Brown顺利“走后门”,进入了马斯克承诺十亿美元资助的OpenAI,从搭建星际争霸(StarCraft)环境的小项目开始,一步步摸进了核心。

关键转折点来了!他开始负责训练GPT模型的工程系统。OpenAI的GPT-3,之所以能实现重大突破,就是因为从TPU切换到了GPU,并且狂堆算力

当时,OpenA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Scaling Law(缩放定律)**这个“金手指”:只要方法对,算力越多,智能就越强!这条直线横跨了12个数量级,从芝麻点大的小模型到庞然大物般的超级大模型,全部稳稳地对齐在一条线上。这在其他科学领域可是闻所未闻的奇景!1

虽然当时学界很多人都在嘲讽OpenAI,说他们**“只是在堆GPU,太粗暴,没技术含量”,甚至有人形容这就是“愚蠢但有效”的“傻大黑粗”办法**。但现在看来,正是这条“笨办法”,硬生生把智能水平推向了**“起飞”**的边缘。

分道扬镳:OpenAI“太子”出走,Claude“真香”逆袭

Tom Brown待过OpenAI、谷歌DeepMind和Anthropic,妥妥的美国AI界**“三朝元老”**。那么问题来了,一个GPT-3的核心团队成员,到底为什么会与OpenAI“决裂”?

这事儿,还得从著名的Amodei兄妹(Dario和Daniela)说起。当时OpenAI负责安全(safety)和扩展(scaling)的团队,都向Amodei兄妹报告。他们坚信,缩放定律必然会带来颠覆,最终人类将不得不把控制权移交给AGI。

“如果运气好,它会与人类目标保持一致,带来顺利的过渡;如果运气不好,后果可能极为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承担这种重任的机构。”1

说白了,就是对AGI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有着极高的信仰和执着。当OpenAI的方向逐渐偏向商业化,这种信仰的差异就变成了无法弥合的裂痕。于是,Tom Brown和一群志同道合的OpenAI同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立门户”**,创立了Anthropic。

刚起步的时候,Anthropic简直是**“寒酸得有点好笑”:OpenAI坐拥十亿美元资金和一群明星科学家,而Anthropic只有七个联合创始人,连产品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是啥样都“没谱”。但Tom坦承,回头看,这步棋走得“明智得一批”。早期加入Anthropic的人,几乎都是抱着“为爱发电”的“使命”来的,他们本可以去更体面、更赚钱的地方,却选择了这个“草台班子”**。也正因为这群“为使命而生”的成员,直到今天,Anthropic虽然已有2000多人,但“宫斗剧”这种职场大戏,依然没能渗透进来。

Claude的“神反转”:开发者“真香”定律,ChatGPT干瞪眼

大概在ChatGPT横空出世前9个月,Anthropic推出了第一个产品——Slack机器人Claude 1。ChatGPT的发布,就像一剂强心针,让Anthropic决定不再**“憋大招”**,而是迅速推出API和Claude AI。

一开始,创业者几乎都挤在OpenAI的“大厅”里。但到了2024年,Anthropic的Claude 3.5尤其是Sonnet版本,开始以**“黑马”姿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编程场景里,Claude Code更是从个位数一路飙升到20%、30%,现在甚至有创始人表示80%、90%都偏爱Claude**!3 简直是给ChatGPT来了个**“背刺”**!

“国外某投行LLM报告:https://menlovc.com/perspective/2025-mid-year-llm-market-update/”

— 报告数据,ChatGPT:我谢谢你啊!

Tom Brown觉得,Claude Code之所以能**“意外爆红”,主要原因就是不“刷榜”。其他大实验室都有专门团队,盯着基准测试题库做针对性优化,目标就是让分数更好看。但Anthropic没有这样的团队,反而避免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过拟合”**。他们更注重内部“dogfooding”(内部自用),让Claude来加速自己的工程师工作,这才是最高优先级。

更有意思的是,Claude Code最初只是工程师Boris Cherny为了方便团队写代码,临时拼凑出来的**“内部小工具”。Anthropic当时的战略是:只做API,不碰应用。结果这个“无心插柳”的小工具,居然比市面上的竞品都好用,活脱脱一个“歪打正着”**!

对此,Tom Brown提出了一个**“心智切换”理论**——把Claude本身当成**“用户”来对待。以前做产品,用户是老师,是纽约单身青年。但在Claude Code这里,用户既是开发者,也是Claude自身!所以团队的思路是:给Claude配备最合适的工具和上下文,让它更高效地帮助人类完成任务。这简直是一种“以模型为中心”的“反向营销”**,却意外奏效。

人生忠告:“躺平”还是“搞事”?年轻人要“不务正业”!

面对如今的年轻人,Tom Brown的建议是:要敢于冒更多风险! 去选择那些即使失败,朋友们也会觉得你“酷毙了”、“佩服死了”的项目。去做那个“理想中的自己”会为之骄傲的事情,而不是一味追逐所谓的“安全路径”。

“不要太在意外部的标签(比如学位、证书、去大厂)。内在驱动比外在驱动更重要。如果只是为了拿一个文凭,或者去FAANG公司(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混一份工作,那已经没什么意义了。”1

Tom Brown直言,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靠**“传统路径”已经不再是优势。真正的价值,是你能不能在朋友心中、在自己心里,都觉得“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年轻人,别再“打工感”爆棚了,是时候考虑如何“搞事情”,让自己的内心真正澎湃起来!这不就是“不务正业”的最高境界**吗?

OpenAI当年放走了这位“叛逆学霸”,或许真的肠子都悔青了。但Tom Brown和Anthropic的故事,也恰恰证明了,AI时代的竞争,不仅仅是算力的军备赛,更是理念和“使命”的较量。而那些敢于“不务正业”,追随内心召唤的“疯子”,或许才是真正推动世界前进的**“幕后大Boss”**。

引用


  1. OpenAI史上最大失误:放走这位MIT学霸,美国AI「三朝元老」,现实韦小宝·新智元·KingHZ(2025/8/21)·检索日期2025/8/21 ↩︎ ↩︎ ↩︎ ↩︎ ↩︎

  2. OpenAI史上最大失误:放走这位MIT学霸!美国AI「三朝元老」 - 网易·网易·(2025/8/20)·检索日期2025/8/21 ↩︎

  3. OpenAI最强对手Anthropic估值将达600亿美元,7位亿万富豪诞生原创·CSDN博客·linktime_cloud(2025/8/20)·检索日期2025/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