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谷歌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核心广告业务在AI赋能下实现强劲增长,而AI更是其全方位战略的核心。通过AI重塑营销流程、开辟企业级服务与高端订阅的新收入曲线,并进行大规模人才与资源重塑,谷歌正试图在激烈的智能竞赛中巩固其数字霸主的地位,这是一场关乎未来话语权的商业大变革。
硅谷的财务季报,一向是观察全球科技脉搏的晴雨表。近期,Alphabet,这家数字世界的无冕之王,再次公布了其第二财季的成绩单。表面上看,其营收达到令人侧目的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更是将其誉为“表现亮眼的一季”,各业务板块“均实现强劲增长”。然而,透过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一个更为宏大且深刻的战略正浮出水面:谷歌正将其未来的命运,甚至是其在数字世界数十年建立的霸主地位,押注于一场史无前例的AI豪赌。
这家搜索巨擘的利润机器——广告业务,依旧强劲。第二季度广告总营收达到7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谷歌搜索及其他广告以541.9亿美元的收入遥遥领先,同比增长12%,而YouTube的广告收入也亮眼地攀升至97.96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3%。唯一的美中不足,是谷歌网络联盟(Google Network Alliance)的营收微降1%,这如同海滩上的几粒沙,虽不起眼,却预示着第三方广告生态在逆风中的挣扎与收缩。
谷歌的财务表现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的驱动力:人工智能。皮查伊不讳言,正是“搜索广告的双位数增长与新功能表现密切相关”。诸如“AI概览”(AI Overviews)和“AI模式”(AI Mode)等生成式AI新功能,正悄然重塑着搜索体验。前者在部分搜索结果顶部生成AI摘要,目前全球月活用户已超过200万,并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搜索查询增长超过10%1。后者则以对话式界面回应用户需求。这些功能不仅让信息检索变得更为高效,更关键的是,它们显著提升了广告与用户意图的匹配度,尤其是在商业查询领域。例如,当用户寻找“本地代理商”时,AI概览能够直接呈现带有电话的商家广告,这无异于将广告从“可能相关”提升至“精准狙击”,大幅拉高了转化效率。
与此同时,Google Lens——一个让机器学会“看图说话”的图像识别AI应用——其搜索量同比飙升了70%,并带来了大量新增流量。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为广告植入开辟了一片肥沃的新场景。想象一下,用户通过手机镜头识别一件商品,广告便应景而生,这无疑是将传统“你找我”的搜索模式升级为“我懂你”的智能推荐。YouTube的广告增长,同样离不开AI的妙手。尼尔森数据显示,YouTube已连续两年霸占美国流媒体观看时长榜首,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与AI优化的推荐算法相结合,使得广告投放的“性价比”水涨船高,自然吸引了广告主趋之若鹜。
全栈AI的野心:从防御到进攻
对谷歌而言,AI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奇思妙想,而是其业务的基石与未来的命脉。这并非一场渐进式的升级,而是一次“全栈式”的颠覆。
首先,AI正被用于固化甚至革新其核心的广告业务。目前,包括搜索、YouTube、Workspace在内的15款核心产品已深度嵌入了Gemini模型,覆盖用户超过5亿。但这仅仅是序章。谷歌的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利普·辛德勒(Philipp Schindler)明确表示:“我们的战略是用AI重塑整个营销流程,为客户和自身业务创造新价值。”上季度推出的“AI Max for Search”便是明证:它将广告主从繁琐的关键词设置和广告语撰写中解放出来,由AI全程接管,根据实时搜索意图和广告表现动态优化。数据显示,启用AI Max的广告客户,转化率平均提升了14%。更令人瞩目的是,谷歌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Gemini 2.0,这款支持多模态交互和实时数据更新的新模型,将能够实现广告文案、图片乃至视频的“动态创意生成”——这简直是为广告行业量身定制的数字炼金术,有望彻底改写创意生产的边界。
其次,在稳固广告基本盘的同时,谷歌正通过AI开辟新的增长曲线,这如同在金矿旁开辟新的油田。一方面,它瞄准To C市场,推出了每月249.99美元的Gemini高端订阅服务,主打专业级AI能力。这标志着谷歌试图在传统的“免费服务+广告”模式之外,开辟一条基于“AI能力付费”的新赛道。另一方面,其在To B市场的AI野心更为昭然。谷歌云(Google Cloud)第二季度营收增长32%至136.2亿美元,其核心驱动力便是“AI基础设施”和“生成式AI解决方案”,例如智能客服和供应链优化。谷歌更宣布将豪掷850亿美元重点投向AI基础设施2,这不仅是资本的投入,更是通过算力这一新时代的“数字石油”,锁定企业客户的战略布局。从零售巨头到金融机构,AI正从企业“可选项”跃升为“数字化转型的必需品”,而谷歌显然希望成为这一转型的首席供应商。
最后,为了这场AI豪赌,谷歌不惜“腾笼换鸟”,进行深度的组织与人才调整。今年7月初,它豪掷24亿美元将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的联合创始人瓦伦·莫汉(Varun Mohan)招致麾下3。6月,又任命DeepMind前员工科雷・卡武克丘奥卢(Koray Kavukcuoglu)担任首位首席AI架构师。与此同时,谷歌也向部分搜索和广告部门员工提供了买断离职方案,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其将资源向最核心AI业务集中的决心。在日益白热化的AI军备竞赛中,没有人愿意成为手持长矛的骑兵,而谷歌则在确保其AI战车拥有最精锐的驾驶员和最先进的引擎。
诚然,谷歌的AI之路并非坦途一片。生成式AI搜索和智能AI助手虽然势头迅猛,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这让不少投资人仍持观望态度。更重要的是,来自OpenAI、Perplexity、Anthropic等新兴竞争对手正不断侵蚀谷歌在网络搜索领域的主导地位,它们如同身手矫健的游击队,挑战着这位昔日的数字帝国。谷歌能否凭借其强大的规模、资金和深厚的研发积累,在与这些灵活的AI原生对手的缠斗中脱颖而出,甚至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实现超越?这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考验,更是对其战略智慧和执行力的终极审判。
这场由AI驱动的转型,对谷歌而言,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关乎其未来话语权的“全盘豪赌”。正如皮查伊所言,AI正“积极影响业务的每个部分”。谷歌能否在这场智能浪潮中,不仅稳固其广告帝国的基石,更能以AI为利刃,开辟一片更为广阔的数字疆域,答案将在未来几个财报季中逐步揭晓。
引用
-
谷歌电话会: 全栈AI战略驱动业务全面增长,每月Tokens处理量翻倍·Moomoo·(2025/7/23)·检索日期2025/7/25 ↩︎
-
AI冲击搜索?谷歌说:恰恰相反·华尔街见闻·(2025/7/23)·检索日期2025/7/25 ↩︎
-
广告收入超700亿,谷歌的“AI”野心不止如此·36氪·Wen·(2025/7/25)·检索日期2025/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