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港科大贾佳亚团队开源的DreamOmni2,凭借其在多参考图理解、抽象概念编辑与复杂指令生成方面的突破,不仅显著超越了现有开源模型,更在部分能力上优于GPT-4o和谷歌Nano Banana等商业巨头。这标志着AI视觉创作从“能生成”向“可控、高质、多场景”的深水区迈进,深刻影响着创意产业格局与人机协作范式。
“Photoshop is dead”——这句曾被视为夸张的论断,如今在AI创作者圈中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变为现实。随着多模态图像编辑与生成模型进入集中爆发期,以谷歌Nano Banana、字节Seedream4.0和阿里Qwen-Image-Edit-2509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刷新着人们对AI创作边界的认知。然而,指令描述不清、抽象概念处理乏力等局限性,使得业界亟需更深层次的技术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港科大讲座教授贾佳亚团队开源的最新成果DreamOmni2,以其颠覆性的能力,被海外创作者誉为“King Bomb”,预示着AI视觉创作进入一个更可控、更具创意潜力的全新纪元。
技术原理与创新点解析
DreamOmni2的卓越表现并非偶然,它代表了多模态AI图像编辑与生成技术在底层原理和系统架构上的深层次进化。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其对现有技术短板的系统性优化,特别是在数据构建、框架设计与训练策略上的“三位一体”创新。
当前多模态指令编辑与生成任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_缺乏足够且高质量的训练数据_,尤其是在处理多参考图像条件下的编辑或生成,以及抽象概念(如风格、光影、纹理)时。DreamOmni2独创的三阶段式数据构建范式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而生1:
- 第一阶段:通过特征混合方案和T2I(文本到图像)能力,创建包含具体物体与抽象属性的高质量数据对,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分辨率下降或内容混叠的问题,显著提升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 第二阶段:聚焦于构建基于指令的多模态编辑数据,利用模型自生成和真实图像,创建从参考图像、源图像到目标图像的训练对,弥补了以往参考图像条件编辑数据的缺失。
- 第三阶段:构建基于指令的多模态生成数据,通过结合多张参考图像、指令和目标图像,形成了更复杂的训练数据集,尤其增强了对多物体和抽象概念协同组合的理解。
这一范式如同打通了从“原子”到“分子”再到“复杂结构”的数据构建全链路,极大丰富了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并为行业树立了高效的数据闭环新标准。
在框架设计上,DreamOmni2需要适应多参考图输入的需求,而基础模型FLUX-Kontext本身并不具备此能力。贾佳亚团队巧妙地将索引编码添加到位置通道,并通过在位置编码中加入偏移量,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参考图像,缓解了复制粘贴现象和像素混淆问题,确保模型能精准理解每张参考图的语义信息。
最后,针对现实世界中用户指令的_不规则性与逻辑不一致性_,DreamOmni2提出了VLM(视觉语言模型)与生成模型联合训练的机制1。VLM负责理解复杂的非结构化用户指令,并将其转换为生成模型可处理的标准化格式。结合LoRA(Low-Rank Adaptation)方法训练的编辑与生成模块,使得模型能根据指令和参考图像无缝切换功能,实现更精确、更符合用户意图的创作。
通过这些底层架构的系统性升级,DreamOmni2在多模态指令编辑与生成任务中均实现了新的SOTA(State-Of-The-Art)表现,尤其在处理抽象概念、复杂物体替换和风格迁移方面展现出超越GPT-4o和Nano Banana的精细度和自然度23。
产业生态影响评估
DreamOmni2的开源及其技术优势,正在对整个创意产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 传统创意软件的范式颠覆:长期以来,Adobe Photoshop等专业软件是视觉创作者的工具基石。DreamOmni2这类模型则预示着_“所见即所得”向“所想即所得”_的转变,创作者不再需要掌握繁琐的图层、蒙版、笔刷技能,只需通过自然语言和参考图像即可实现专业级的编辑与生成。这无疑将大幅降低创意门槛,使得非专业用户也能快速产出高质量内容。
- AIGC商业化潜力的深度挖掘:DreamOmni2增强的可控性和语义理解能力,为AIGC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在电商领域,可以快速生成OOTD(今日穿搭)、商品展示图;在广告营销领域,可以高效制作多样化的宣传素材,进行AB测试;在影视动漫领域,则能加速电影分镜、角色设定、场景构建的流程。这种效率和成本的优化将加速内容生产的工业化进程。
- 开源生态的战略意义:贾佳亚团队选择开源DreamOmni2,与OpenAI、Google等巨头力推闭源商用模型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为全球开发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创新基石,加速了多模态AI技术普及和迭代,更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AI领域的技术霸权。开源模型如DreamOmni2能够吸引海量开发者共同贡献、发现和修复问题,形成飞轮效应,可能在某些细分领域比闭源模型迭代更快、适应性更强。从投资逻辑来看,开源本身也是一种生态构建和人才吸引的战略,通过构建技术标准和社区,为未来潜在的商业化服务或平台奠定基础。
- 竞争格局的重塑:DreamOmni2的开源和SOTA表现,无疑给谷歌Nano Banana和OpenAI的GPT-4o带来了巨大压力。它证明了在特定多模态任务上,开源社区也能超越甚至领先商业巨头。这将促使现有玩家加速技术创新,或重新评估其开源策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加剧。
未来发展路径预测
在未来3-5年内,DreamOmni2所代表的多模态AI创作方向将沿着以下路径演进:
- 人模共创的深度融合与专业化分工:随着AI模型对人类指令理解的日益精进,创作者将从执行者转变为**“创意指挥家”或“AI提示工程师”**。他们将更专注于构思创意、定义风格、提供多模态参考,而具体的执行则交给AI。这将催生新的职业角色和创作流程,使人类创作者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高层次的艺术性和叙事性思考中。
- 通用多模态创作平台的崛起:贾佳亚团队在图像、视频(ControlNeXt)和语音(MGM-Omni)等多个方向的全面布局4,预示着未来AI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模态的创作,而是迈向统一的、跨模态的智能创作引擎。这种引擎能够无缝整合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甚至3D模型,实现更复杂、更连贯的创意表达,例如从一个文本描述和几张参考图直接生成一段带有配乐的短视频。
- 超越感知,迈向语义与意图的深度理解:未来的模型将不仅仅是“看到”和“生成”,更将“理解”视觉元素背后的_文化语境、情感内涵和人类意图_。例如,AI不仅能将一个物体替换成另一种材质,还能理解这种材质在特定场景中可能带来的情感或象征意义。这将使得AI创作更具“灵魂”和“洞察力”,而非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
- 伦理与治理的迫切性:随着AI生成内容真实性和可控性的提升,深度伪造(Deepfake)、版权归属、原创性定义、内容审核等伦理和法律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社会需要加快构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屏障,以确保AI创作工具的负责任发展和应用。透明度、溯源性和可解释性将成为衡量AI创作工具成熟度的重要标准。
- “数字孪生”与“元宇宙”内容的加速生成:DreamOmni2在处理复杂概念和多参考图方面的能力,使其在构建高保真数字资产方面潜力巨大。未来它可能成为_数字孪生(Digital Twin)_场景、元宇宙内容创作、虚拟角色和世界构建的核心工具,大大加速虚拟世界的丰富度和真实感。
DreamOmni2的开源,不仅仅是技术性能的一次飞跃,更是贾佳亚团队构建覆盖感知、理解与生成全链路多模态技术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AI图像编辑与生成推向了“深水区”,从简单的任务处理迈向了对复杂语义、抽象概念和多条件约束的精细化掌控。这种从“能生成”到“可控地创意生成”的转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胜利,更是对人类创意边界的一次深刻拓宽。在人模共创的时代浪潮中,DreamOmni2及其所代表的开放创新力量,无疑将成为推动全球多模态创作生态演进的关键引擎,让我们得以窥见未来数字艺术与商业内容生产的全新图景。
引用
-
被港科大开源超了?让海外创作者喊出「King Bomb」的P图大杀器来了·新浪科技·(2023/10/23)·检索日期2023/10/23 ↩︎ ↩︎
-
让海外创作者喊出「King Bomb」的P图大杀器来了·36氪·(2023/10/23)·检索日期2023/10/23 ↩︎
-
谷歌痛失王座?港科大贾佳亚团队DreamOmni2开源,超强P图暴击 ...·网易新闻·(2023/10/23)·检索日期2023/10/23 ↩︎
-
贾佳亚团队突破多模态技术壁垒,Mini-Gemini全开源引领AI新风尚·格隆汇·(2023/10/23)·检索日期202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