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在WAIC 2025上,具身智能展品从“炫技”走向“干活”,展现出显著的技术成熟度提升和商业化潜力。成本快速下降、融资热潮涌动预示着行业正在迈向量产元年,但通用化能力不足和盈利挑战仍是其大规模落地的关键考验。
具身智能的“务实”飞跃:从炫技到商业化的拐点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现场,具身智能成为无可争议的焦点。相较于往届的“站桩”展示和单纯“炫技”,今年的机器人普遍展现出更高的自主性、互动性和实用价值,传递出行业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落地的明确信号。曾几何时,人形机器人表演后空翻、原地踏步已是极限,而今,它们已能担任超市取货员、康复训练助理,乃至组团进行流水线生产,其“务实”的姿态令人侧目。1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G1的“擂台赛”便是这种务实演进的缩影。它不仅能进行流畅的拳击连招和回旋踢,更能在摔倒后数秒内自主起身,展现出卓越的平衡控制和环境适应能力。其新发布的消费级双足机器人Unitree R1,以3.99万元的“价格屠夫”姿态,直指大众市场,凸显了成本控制的重大突破。2
智元机器人凭借最大的展台,展示了其灵犀X2内核驱动的“百事酷宝”等,强调情绪识别与场景化决策,实现了与观众的主动互动和可乐递送。更引人注目的是,跨维智能的DexForce W1 Pro机器人,在面对工作人员“故意拿走胶囊”的意外时,能够自主扫描、定位并重新执行任务。这种从预设程序到“如何学”的自主认知能力,是具身智能走向通用化的关键一步,也解释了为何本届大会上鲜有机器人“翻车”的现象。1
技术深层演进:通用大脑与 Sim2Real 的加速融合
“零翻车”现象的背后,是具身智能底层技术的显著突破。过去,机器人操作的稳定性受限于精确的预设程序和理想环境,一旦出现偏差便容易“宕机”。如今,以跨维智能自研的DexVerse™仿真引擎与3DVLA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大脑”技术,正赋能机器人从“做什么”到“如何学”的范式转变。通过Sim2Real(从模拟到现实)路径,机器人能在虚拟环境中大量生成训练数据并迁移至真实世界,显著提升了其环境理解、多模态感知和鲁棒操作能力。1
这种“通用大脑”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通过感知外部世界、分析当前状态、推理行动方案,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自主解决问题。这不仅要求强大的具身大模型支撑,还需要高性能的感知硬件(如双眼摄像头)、灵敏的执行器(如灵火关节)和高效的平衡算法协同工作。傅利叶智能的“具身智能康复港”中,GRx系列人形机器人能够通过大模型远程控制,实现精准的上肢康复训练,甚至在康复师与患者相隔千里时依然有效,便是多模态感知、大模型与精准运控深度融合的典范应用。1
此外,北京人形国家级创新平台展示的“慧思开物”平台,实现了多个具身智能体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在工业场景中完成从任务下发到多机器人协同搬运、检测、封装的全链路操作。这标志着具身智能不仅能在单点任务上独当一面,更能通过系统级协同,解决更复杂的产业问题,预示着未来工厂和智能物流的自动化新范式。1
产业经济学:成本曲线、资本涌动与市场化挑战
具身智能的快速成熟,正引发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据IT桔子数据,今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赛道的融资事件已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融资额突破230亿元。1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今年上半年全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实现了50%到100%的增长。1
这种增长的驱动力,除了技术层面的飞跃,更在于成本曲线的快速下探。几年前高达数十万元的人形机器人,如今通过核心部件自研和规模化生产,成本已压缩至3万美元以内。宇树R1的3.99万元定价,更是将人形机器人带入了**“红米时刻”**,大幅降低了商业化门槛,有望加速C端市场的教育与普及。23
然而,尽管行业热情高涨,但具身智能的商业化仍面临挑战。当前绝大多数机器人的目标客户依然是B端市场,虽然如中国移动1.24亿元的采购订单1预示着大型商用订单的落地,但整体而言,亏损仍是具身智能企业的常态。具身大模型虽有进步,但距离真正的泛化、通用和成熟仍有距离,目前应用仍主要集中在特定垂直领域。行业能否在资本耐心耗尽之前实现自我“造血”,将是决定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未来图景与社会影响:走向何方的人机协作新范式?
具身智能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和商业的变革,更将对社会结构、工作方式和人机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人形机器人能够走出实验室,进入工厂、医院乃至家庭,意味着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将加速。在工业领域,它们将提升生产效率和柔性制造能力;在服务和康养领域,如傅利叶的“柔肤软包覆材”设计所强调的“有温度的机器人”,将改变传统的人力服务模式,提供更具亲和力的辅助。1
然而,随之而来的伦理挑战与社会适应亦不容忽视。例如,大规模自动化可能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以及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后,如何确保其行为可控、安全无害、并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思考和积极应对,将决定具身智能能否真正造福人类文明。
从长远来看,具身智能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和构建“智能体社会”的关键路径。当机器人不再是简单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具备自主认知、决策和协作能力的物理实体时,它们将成为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分身”和“伙伴”,共同探索“星辰大海”。但正如行业从业者所言,无论技术加速如何,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具身智能从愿景走向现实的核心。